本报讯 3月21日,市委书记焦伟侠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传达省委书记王东明来达调研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市委副书记、市长包惠,市委副书记王川红出席会议。省委第十四督导组组长阳金和、省委第十四督导组副组长贺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胥健、市政协主席康莲英列席会议。
会议指出,省委书记王东明来达调研时的重要讲话,既明确了川东北经济区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为达州建设“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指明了方向;更在深化农村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明确了原则、指出了主攻方向,增强了我们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信心决心;还为达州加大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等提供了重要机遇,全市上下必须立刻行动起来,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就具体的贯彻意见,会议明确,要加快以交通为主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内外通达能力,奠定区域开放发展基础。抓紧谋划达渝、达万(州)、达广(元)、达南(充)、达安(康)城际铁路,构建内陆开放发展新通道。以“两航七铁十一高速”为抓手,抓好在建的达巴铁路、南大梁高速公路、达宣和达开快速通道建设。抓住全省今年建设1.5—2万公里县乡公路机遇,以更有力的工作举措力争今年全市公路总里程突破2万公里。进一步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会议指出,要放大优势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加快建设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推广放大前期已经成功探索的“国民合作”、“央地合作”经验,积极探索“油地双方”合作勘探开发新模式,进一步提高达州天然气资源的开发质量和地方效益。坚持“三条技术路线”,加快推进天然气资源转型升级发展,拉长产业链条、促进成链成群发展。同步抓好机电制造、轻纺服装、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不失时机,因地制宜引进、布局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抓好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同步抓好与制造业、加工业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把一二三产业联系、联动起来,提高综合发展能力,夯实经济基础。
会议指出,要以拓展发展新空间为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围绕四层架构的新型城镇体系,强化域内城市群概念,以主城带县城、以县城带乡村,加快形成域内多点多极支撑格局。坚定实施主城区带动战略,进一步完善形成“一城五片”布局结构,加快建设四大城市新区,早日建成百万人口大城市。推行居住证制度,以户籍制度改革为重点,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同步发展城市产业、增加城镇就业机会、提高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新型城镇,稳步推进城镇化。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城市注重历史文脉传承,挖掘特色内涵,鲜明城市个性;在农村推广“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的做法和“微田园”建设经验,保持田园风光和农村风貌,体现农家特色。
会议指出,要以放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为重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把承包地块、面积、合同、权属证书等全面落实到户。加快建立市、县、乡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并积极探索土地入股、租赁、转让、担保等多种流转交易形式,把土地承包“经营权”真正盘活。采取多种形式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等多层次的经营主体加快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抓好“三农”发展配套服务,引导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支持“三农”发展。
会议指出,要把扶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千方百计确保到2020年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抓紧对接国家正在规划的川陕苏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建设,力争国家更多的扶持帮助。进一步创新扶贫开发推进机制,注重突出针对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成事,办好事,确保贫困地区年年有新变化。
会议强调,要在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围绕促进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追赶跨越,强化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为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重点要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市委常委段再青、黄平林、古正举、吴立岩、马骏、李天满、张健、邓瑜华出席会议。
(本报记者 罗丹 黄江涛)
新闻推荐
不在学校吃午饭 不得提前进校门? 家长不满:变相要求学生在校吃饭
家长不满:变相要求学生在校吃饭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