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金凤,层层叠叠的李树铺满山头,洁白素雅的李花缀满枝间,清香扑鼻,如雪如霜。金黄的油菜花,为满山遍野的李花绣上金边。
眼下正值金凤村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千亩竞相绽放的李花,使整个村庄美丽如幻。
36岁的金凤村书记袁小平站在4社袁家坪的院坝里,望着这漫山的李花,眼前不觉浮现出七八月盛夏时期,各地水果商开车过来收购脆李的热闹场景,就是那小小的脆李彻底改变了金凤村村民的生活……而在这春光明媚的3月,金凤村正酝酿着一次更华丽的变身。
金凤村位于通川区罗江镇,与神剑园毗邻,距场镇3公里,距达州市城区11公里。全村总共有村民1400多人。
金凤村村民自古就以种植果树为生,上世纪80年代,村里家家户户屋前屋后都种着数十棵梨子树、苹果树、李子树等,“那个时候,村民种得最多的是梨子树。”
4社50岁的袁光怀是最早进行规模种植“金凤巴山脆李”的村民,据他回忆,以前村里路不通,梨子熟了,都要靠自己肩挑背扛运到镇上去卖。“那时候的日子才苦哟,1个月都难得闻到一回肉香味。”1989年的时候,苹果的价格算是水果中最高的,1斤要卖一两元,而李子则是最贱的,1斤只有几毛钱,在这一年,袁光怀开始淘汰梨树,以种植苹果树为主。
到1992年左右,苹果的价格降了一半,而李子的价格则在以前的基础上涨了一倍,并且供不应求,他看出李子的价格还有上涨的空间,便果断地砍掉苹果树,种植了百余株李子树。到1996年,1斤脆李的价格涨到了1.8元左右,袁光怀光靠李子树,一年的收入已经接近万元。
看到袁光怀的脆李带来了好收成,4社袁家坪的村民先后都开始淘汰其他品种的果树,成片规模种植脆李。
2007年,村道修好了,车子能开进金凤村了,这大大促进了脆李的销售,每年从6月到8月,是金凤村人气最旺的时候,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不管有多远,都要赶回村里帮忙摘李子;重庆、陕西以及达州周边的水果商都开着货车源源不断地来到村子里,排着队等着收购新鲜的脆李……
“现在每斤脆李能卖5元——10元左右,早在三四年前,我一年的收入就已经有十多万了”,袁光怀嘿嘿笑着说:“村子里有这样收入的村民多着呢!”
回家乡创业
村支书成“回归派”代表
在外面打工,辛苦不说,除去房租生活费,一年只能挣万把块钱,在自家地里种李子树,随随便便就能有好几万元的收入,这么一比较,金凤村不少青壮年都陆续回来了。
现任的村支书袁小平可以算得上是“回归派”的代表,他曾经是村里稀罕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先后做过十多种生意。“从山村出来的孩子都向往过城市生活”,袁小平对老家的脆李并没有多深厚的感情,但是自从路修好了,村里人的笑脸、村里围绕脆李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他开始萌生了“回家”的念头。
2011年初春,袁小平告别城里的妻儿,独自回到老家金凤村,准备重新过起农民的生活。作为村里有开拓思想的文化人,他顺利当选为村支书。那时正是李花盛开的时候,望着漫山遍野的洁白李花,袁小平心中升起无限豪情,“我一定要干出一番成绩。”
袁小平很快成立起了金凤村巴山脆李专业合作社,村里的村民都是合作社的社员,袁小平负责团购肥料,请技术人员到村里进行指导嫁接、除虫、修枝等。
村民袁广才两口子也回来种树了,“以前在外地打工,屋里娃娃也照顾不到,现在家里李子卖钱,还是回来好。”袁广才的妻子向记者透露,“靠种树一年能挣三四万元,比打工好多了!”袁小平捂着嘴直乐:“她是打了埋伏的,她家绝对不止这个数!”
金凤村光照特别好,土质厚,全是大土粒,而且经检测,村中的土里含硒,金凤村的脆李不仅含硒,而且含糖量最高可达14%,远远高于普通品种的李子,吃起来特别清甜可口,所以“金凤巴山脆李”完全不愁销路,这是最令村民们自豪的,“只要说是金凤村的李子,人们都抢着买。”
话美好生活
2000多亩脆李孕育新希望
金凤村的脆李分为早中晚三季,每年从6月开始,金凤村就开始忙碌了。早晨7点,村民们就三三两两挎着竹篮去摘脆李了,摘脆李也是有讲究的,用拇指、食指和中指轻轻捏住李子,小心放进篮内,千万不能把李子上面的一层白霜抹掉了,这样就没有卖相了。
村民夏其安两口子一天就能摘1千多斤李子,“这都还不够呢!”熟识的水果商早就把电话都打爆了,“老夏,你可得先满足我哟!”重庆的水果商波儿是最积极的,提前半个多月就会打电话联系,脆李成熟的时候,每天都会安排货车进村运输李子。
盛夏里的金凤村,俨然就变成了一个露天的大型脆李销售市场,村民们将一大筐一大筐的脆李搬上货车,看着一辆辆货车满载着翠绿溜圆的李子驶出村庄,再摸摸兜里厚厚的一摞摞钞票,心头别提多畅快了!
目前,金凤村已成片栽种巴山脆李1700亩,去年脆李产量达到了80余万斤,总收入400多万元。
手头有钱了,村民们都陆续盖起了新房,添置了新家电,不少人还在罗江场镇甚至城里购买了漂亮的商品房。
“巴山脆李”带头人袁光怀今年当选了4社的社长,他告诉记者,年前他又新种植了上百株脆李树,明后年一年挣个20多万应该没问题。村支书袁小平也新培育了上千株脆李树苗,今年村子计划再发展巴山脆李1000亩。
展未来愿景
农业观光园指日可待
“大家快来这里耍哟,这里的村子有全达州最漂亮的李花!”阳光明媚的3月,正是市民们踏青赏花的好时节,不少驴友发现了金凤村“半山李花满山雪”的如诗场景,争相在微信微博圈里晒图秀景。不过美中不足的是,金凤村还没有发展农家乐,“好玩族”们看完花拍完照还得另寻吃饭的地儿。
所幸今年通川区已经将加快建设金凤乡村旅游采摘农事体验园列为重点工作,拓宽现有道路,完善旅游标示、游步道和旅游公共设施,培育特色农家乐、特色采摘园和农事体验区,把金凤村打造成独具特色乡村田园风貌、生态环境优美的农业观光园区。
以后赏完李花,欣赏完田园风光,还可以就地品尝农家特色菜,到了摘果季节,市民大可当回现代果农,爬树摘李,最新鲜的裹着一层白霜的脆李现摘先吃,想吃多少吃多少……
现在真是赶上了好时候啊,漫山的李花、政府货真价实的规划都让金凤村的村民们底气十足,“往后的日子肯定会更甜!”
走进鲜花盛开的村庄
——记者深入通川区金凤村采风
新闻推荐
放学、下班的路上到报刊亭问问自己爱看的杂志来了没、等车的时候到报刊亭翻翻报纸、跟报刊亭的老板聊聊最新八卦新闻……很长一段时间里,报刊亭曾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今,在网络时代,人...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