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门类众多,其中以北方的天津狗不理包子最为出名,南方的上海小笼包,芜湖小笼包也很有名气,都是百年老店。
小笼包全称应是小笼汤包,是江南地区著名小吃。包子特点是皮薄、馅嫩、汤鲜、汁多、用料精细,制作讲究。在选料、配方、拌馅以及揉面、擀面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采用中国传统的老面发酵和结合现代生物发酵两种配方,面质柔韧且有弹性,面色洁白而富有光泽。
汤包,顾名思义,包子中灌了汤料,体积比一般的包子细小,直径约3厘米左右。馅料包括猪腿肉,及用鸡汤煮猪肉皮而成的肉皮冻拌入,以取其鲜。包时皮要薄,折纹亦甚为讲究,一般以十四个折纹或以上为佳,“坐着似口钟,挟起像灯笼”的标准。包好后放入圆形竹笼中蒸熟,小笼包蒸熟后皮呈半透明,里面则有丰富的汤汁,食用时或沾镇江醋、姜丝。一些食店会根据不同节令取蟹黄加工制作成为蟹黄小笼包。
品小笼汤包有一整套吃喝的技巧: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一般的包子吃法多是咬,小笼汤包先是吸,待其汤尽时才是咬。若不得法,难以品尝小笼汤包的美味。
笔者自小喜欢吃包子,原达城马蹄街一家大王包子店,另经营烩面。咬一口大王包子,吃一口三鲜烩面,其感觉,令人心旷神怡。遗憾的是,大王包子没能成为百年老店,香消玉殒,但一直让我魂牵梦绕。今天若去异地,果腹品味首选包子,不仅是因为味美,价钱实惠,还能感受到当地的经济文化习俗。
春节期间,去江南探亲,有幸品尝芜湖小笼包。芜湖小笼包与上海小笼包同属汤包类型。历史悠久,久负盛名。传说,大清乾隆皇帝曾经微服私访路过芜湖品尝过。曾掀起全民饮食热潮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已确定开拍的第二季中,将对芜湖汤包作专题推介。
在芜湖,小笼汤包除了那些知名的店铺,大街小巷也绝不少见。芜湖小笼包的制作水平远远超过周边的好几个城市。蒸好了的小笼包,晶莹剔透,不易破碎。皮薄馅大,鲜爽滑嫩,汤多汁美,味浓不腻。
目前,高端餐饮整体下滑,大众化的小吃行情看涨。达州有的包子店门外也会出现排队购买现象,但多是摊位形式,没有形成影响力的品牌,且种类大同小异。达州餐饮有识之士,若能将芜湖小笼汤包真正引进达州,不仅能给自己创富,也会给达州带来一道靓丽的包子风景线!
·王元达·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日上午,达州市第一中学西外新区举行了教师运动会,笔者得知达一中所有老师都参加了此次运动会,比赛项目也别出心裁,除了田径项目,还有踢毽子,跳绳,保龄球等,让所有老师在快乐中达到了“流汗”目的,...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