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三公消费”措施的出台,一些仅靠“走上层路线”的餐饮企业随之“哑火”,高端消费更是凤毛麟角。没有了公款吃喝,餐饮企业将如何生存、发展……
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达州市部分中高档酒楼饭店,发现了一些令人欣喜的变化。
提升品质 须注重环境和细节
由于缺乏市场饱和度的认知,加之相关部门注册门槛的降低,导致达州的餐饮门庭比比皆是。在人流密集的街道或居住区,大大小小的馆子更是扎堆排列。虽然餐饮店众多,但不少餐馆在服务细节、卫生状况等方面不容乐观。
近日,记者走访了城区部分餐馆,发现不少餐馆不注重店内卫生环境,苍蝇乱撞、桌面黏腻、地面脏乱、异味扑鼻。更有甚者,由于排污、排烟等功能严重缺失,顾客坐在里面吃饭能闻见大股刺鼻的油烟味儿。且店内菜品原材料新鲜度低下,菜品质量跟不上,服务员态度冷淡、行动懒散,没有健康证。最关键的是,部分餐馆“服务细节”不讲究,令人食欲骤减。
在南城三里坪一中餐店内,记者看到,顾客在用餐时,店内服务员却开始清扫地上的烟头和纸巾。“正吃着饭呢,一堆垃圾就从你脚下扫过了,搅得人一点食欲都没有了,服务员打扫卫生难道不能等顾客都走了以后么?”走访中,记者发现,很多顾客对部分餐馆“不太讲究”的做法颇为反感:比如客人吃饭时,他们手持苍蝇拍驱打苍蝇;端菜端汤时手指浸入菜品中;打喷嚏时不回避或者一边收钱一边为顾客拿餐具等等。
“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非常注重餐馆的服务细节和品质,积极为顾客营造优质的就餐环境。”达州一餐饮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餐馆的品质和文化如何,一个小细节就能看出来。所以,餐馆内小到牙签、大到餐具,都是非常用心去挑选,通过提升品质,去吸引更多的顾客。
厉行节俭
“转型”大众消费
记者在城区某知名餐饮企业采访时发现,大厅内家庭朋友消费增多,而团体招待用餐明显减少。总经理李先生介绍,“我们正在从菜系、服务理念等方面向个体、家庭方向改进,没有了公款大单,我们就想方设法迎接小单,积极推陈出新。最近,推出了达州的地方特色菜系,价格更加亲民。”
除此之外,一些知名餐饮企业还调低了菜价,积极响应政府提倡的“光盘行动”,主打“亲民”牌。调低菜价,着重开发物美价廉的大众化菜品,还推出了商务餐、家庭餐等标准,以满足大众市场。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一些中高档酒楼为华丽转身,推出了拼盘菜、小份菜,或在餐桌放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小纸牌,提醒剩餐者“打包”,或是对“光盘”或“打包”的客人奖励优惠券。通过“厉行节约”的方式成功地转型到了“大众消费”。
特色制胜
力推家常菜肴
好的菜肴是要让人吃出“特别”的味道,这就是特色。近年来,达州逐渐出现一些以“妈妈菜”、“私房菜”为主打的餐饮企业,有些餐饮企业还以一个城市或民族的特色菜品为品牌,让达州人吃出了“地域特色”。这些特色餐饮不走寻常路,另辟蹊径,且价格适中,长年生意红火,回头客日渐增多。
记者还了解到,有部分酒店在转型中逐渐向特色“家常菜”倾斜。比如一些农家菜或是特色农产品,而这些酒楼因环境好、卫生好、有品位,也受到了很多顾客的青睐。大家觉得这样的环境倍儿有面子,更重要的是有本土独特的味道。
本报记者 彭凡珊 实习生 陈文书
新闻推荐
·杨波·还有两天就要进入农历七月了!七月伊始,直至七月十五“中元节”,川东民众多会烧袱纸祭祀。期间,山上河边、山间地头、街角旮旯,处处可见烧得旺旺的袱纸堆,袅袅青烟在空中飘荡。每年这个时期,达州...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