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属们都不敢看新闻
上午11点过,尽管大雨滂沱,但是没人躲进车里避雨,大家都希望第一眼看见平安归来的救援队。刘虹曙的女儿刘姜兰,今年17岁,早上8点半,她就和7岁的妹妹赶到高速路口等爸爸。刘姜兰称,父亲到云南抗震救灾后,她都不敢在网上浏览新闻,看电视也是匆匆一瞥,了解一下灾区的大致情况。她悄悄告诉记者,听妈妈说爸爸要回来后,她亲自下厨给爸爸做了他最爱吃的粉蒸肉。当记者提及刘虹曙因为搬运物资手受伤了后,小姑娘的眼眶一下就红了,连声追问,“为什么他昨天都没跟我说?”
记者得知,奔赴地震灾区几名队员的亲属都不敢看新闻,其中一位看见《达州晚报》登出队员们靠吃仙人掌果实充饥后,还忍不住流下眼泪……
建设好后 一定回去看看
归来后,在场的人齐聚百朗园礼宴会馆,队员们向本报记者和亲朋好友们讲述着他们在灾区的见闻。有些是他们之前不敢说的,例如,他们晚上睡觉的地方离一堵满是裂缝的墙仅有两米之遥,一旦有余震翻身就跑,而这是他们在灾区能找到的最安全的睡觉之地。“在灾区,就连动物也有逃生意识,我们在沙坝村见到两条狗,一条进食,一条放哨,轮流值守吃东西。”袁军说,灾民看到他们就像亲人一样,“当地的一些地貌因为地震失去了本来的模样,等过几年,鲁甸建设好了,我肯定要再回去看看。”
在灾区过生日
“8月8号是刘虹曙的生日,可在灾区,我们实在说不出‘快乐\’二字,每个队员只能抚摸一下他的头,说出对他的祝福,今天就给他补过生日了。”队长杨从东说完,在场的人自发唱起了“生日快乐”歌,女儿还给刘虹曙喂了蛋糕。
杨从东告诉记者,达州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分别在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中救援过,因此有一些救援经验,这次去鲁甸救援比较得心应手,根据自身特长,竭尽所能,努力救灾民于水火之中,虽然救援过程有风险,但是他们从没退缩。 (本报记者 何林 张黎丽 社区记者 康春霞)
新闻推荐
从12日中午2时许,网民“5lelesy”发布帖文《达州城管局×××因情人暴打合伙人3次》后,网民跟帖表达个人观点的帖文多达18页。昨日,本报从市城管局了解到,警方已介入调查,而市城管局也通过网络对该帖...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