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达州新闻 > 正文

众桥连两岸85万达城人的生活纽带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5-07-24 17:28   https://www.yybnet.net/

通川桥(资料图)

州河自上而下来势汹汹地将达州城区一分为二,桥在达州城市发展的历史舞台上,便应运而生。通川桥,作为达城最早的桥,几经岁月变迁,仍横跨州河屹立至今,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川桥之后,红旗大桥、洲河大桥、凤凰大桥、张家坝大桥相继建成,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承载着各自的使命,为几十年达州城市发展写就了一段段传奇故事。

桥,不仅仅连接两岸,缩短时空距离,更密切了两岸市民的日常往来。2014年,达州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72平方公里、人口85万。随着城市规模的壮大和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桥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加上廊桥、规划建设中的金南大桥等,桥已成为85万达城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为了他们经济生活的纽带,将两岸市民紧紧串联在一起。通川桥

达城桥梁鼻祖

通川桥始建于民国时期,修建之初主要为战事需要,是达州城区修建最早的桥。无论从当初的战略地位,还是如今在达城交通以及经济生活中所起的关键作用,通川桥毫无疑问是达城桥梁的领头羊。

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之后,上个世纪90年代,通川桥迎来了重生。由于经济的发展,往来车辆逐渐增多,载重量逐渐增大,通川老桥已不适应交通的需要,于是将原桥墩全部炸毁,南北坊拆除,原有的通川桥风貌和北桥头的楹联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了,代之新建而起的是通川新桥。

对于通川桥曾经的风貌,从20岁出头就开始在州河上摆渡的陈师傅依然记忆深刻,“老桥虽然没有新桥大,但老桥能勾起我们儿时的回忆。不管老桥新桥,不管怎么修怎么变,不变的是它串起了两岸人们的思念。”

尽管通川桥经历多次加固和重建,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车辆的猛增,如今的通川桥依然显得不堪重负。每天上班开车穿梭在通川桥上的李先生说:“每天上下班高峰期,车行的速度简直比人走路还慢,有时候从南外的三岔路口一直堵到市内的达巴路口。”这也说明通川桥对于达城的重要性。

红旗大桥

横跨州河的第二城市通道

通川桥毫无疑问是连接达城的第一城市通道,那么,连接达城西门口与南坝的红旗大桥无论从资历,还是修建时间,都堪居第二。修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的红旗大桥,在建成通车后,曾几何时一度取代通川桥,成为了出入达城的主要通道。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红旗大桥与通川桥一起扮演着达城桥梁的“绝代双骄”,往来两岸之间,非此即彼。如今,虽然在州河之上架起了大大小小一众桥梁,但红旗大桥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依然占据着达城桥梁的主流核心地位。

然而,殊途同归,红旗大桥也免不了通川桥同样的命运。因其修建年代久远,加之桥面较窄已满足不了现在的交通需求,维修加固、交通拥堵都是常事。目前,红旗大桥正在经历又一轮的维修加固。

洲河大桥

龙爪塔下的车水马龙

登上龙爪塔,便可望见一河绿水远逝,还有行驶在塔下洲河大桥上的车水马龙。从对岸远望龙爪塔,山壁陡直、绿树婆娑、白塔耸立,尤其在晚霞之中,龙爪塔更呈现出一派古风古韵,引人思绪翻飞。洲河大桥便在这里横跨州河直通南岸的南坝路,也成了目前连接南外与西外唯一的桥梁,是两地往来最便捷的交通路径。

家住达州南外的张先生介绍,以前到西外去基本上都是去赶火车的,平时基本上不往西外走。但是,如今西外已逐渐发展成为达州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外与西外的各种活动往来更加频繁,南外的市民经常到西外办事,西外的市民也经常到南外找朋友串门。如今,很多人都是家住南外,上班在西外,每天都穿梭在两地之间。因此,也形成了洲河大桥上一派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

洲河大桥将南外与西外连成一片,将整个城市的两大重要板块紧紧连接在一起,成了市民日常往来的重要通道和纽带。

凤凰大桥

两大城市新区生活的传送带

凤凰大桥,北枕凤凰山北麓,横跨州河,南接三里坪,一桥连两岸,一桥接两区。在2013年的达州城市发展规划中,北岸为北外滨江休闲生活区,沿州河打造独具风韵的河居生活;南岸为三

里坪生态人文社区,借三里坪良好的生态人文风貌,在城市之中辟一方净土养身养心。可谓一座桥成了未来两大城市新区生活的传送带,一分钟之内即可完成两种生活模式的即时切换。

凤凰大桥虽远离城市闹市区,但其独辟蹊径,使北岸的210国道与南岸的202省道连成一体,在减轻城区交通压力的同时也使北外与南外三里坪连成一体,是南外通往北外最便捷的交通要道。在如今达州城市交通道路网中,凤凰大桥独具优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张家坝大桥

远离城市喧嚣的休闲通道

州河向上,追源朔流,水清鱼鲜;城市向北,出入宁静,风清气朗。

在达城已建成的几座桥梁中,张家坝大桥无疑资历最浅,又远离城区,独求一份悠然自得。张家坝大桥所在地,是达城上风上水之地,而它的修建又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据了解,由于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北外新区几年前已延伸至张家坝,独具慧眼的开发商在此拿地2600亩并投下巨资,旨在打造达州最大的居住项目江湾城,为城市生活增添一份远离喧嚣的宁静。

为了满足江湾城开发及业主入住后的交通需要,张家坝大桥应运而生,将北外与张家坝连成一片,组成了北外滨江新区的副核心带。张家坝大桥也成了从城市喧嚣通往宁静的重要休闲通道。

廊桥

失败的水上休闲生活

“廊桥与其说是桥,不如说是一条主题街,但并没有鲜明的特点,所以后来我放弃了。”曾经在廊桥上开酒吧的创业者说,廊桥在新建之初曾引起达城轰动,并引来无数投资客的青睐,当时很多看好水上餐饮娱乐的投资者纷纷掷下重金。

廊桥,横亘在州河之上,连接老城南门口与南城外滩,是一座纯步行桥,桥上两侧为门市,于2008年春节前正式对市民开放。廊桥正式开放运营后,云集了众多餐饮、酒吧等休闲类商业,曾经在达城红极一时。旨在凭借其新兴商圈的活力和1.2公里自然山水的倾城魅力,形成一道靓丽的旅游观光风景线,缔造达州城市新的名片。

如今,廊桥上有些门店已几易其主,有些商家还在继续坚守这达城稀有的水上休闲生活。然而,专注达州商业版块调查的何先生却对此并不看好,“就廊桥这么多年的运营情况来看,其商业模式是失败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廊桥上一众商家的生意也并未达到其预期,大多数商家仍在痛苦的摸索中前行。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罗轩

新闻推荐

三家商场电梯运行正常 安全巡查到位

华西城市读本讯(见习记者李雪艳)7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各地质监部门督促电梯使用,维保单位在8月10日前对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逐台进行针对性检查,达州各大商场在电梯安全维护方面又是否做...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盛夏纳凉别有洞天2015-08-04 17:22
评论:(众桥连两岸85万达城人的生活纽带)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