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达州新闻 > 正文

永远的感激 □王晓林

来源:达州日报 2017-05-11 16:06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王晓林
王晓林近照

在我的书房里,珍藏着一枚嵌有“达州日报”字样的报徽。那是2001年《达州日报》创刊五十周年之际,我作为“百名优秀通讯员”之一,有幸参加报社举办的庆祝活动,获得的礼物其中就有这枚小小的报徽。

从那以后,《达州日报》在我的心中就有着挥之不去的情结。她犹如一支兴奋剂,给我写稿增添了无穷的信心和力量,时刻鞭策着我、鼓励着我。转瞬间,我也由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迈入了沉稳内敛的中年。20余载光阴,如白驹过隙,但每当翻看着一个个浸染油墨香的稿件剪贴本、抚摸着一本本辛劳付出后的荣誉证书,心底里感觉很充实,今生无悔。在这些成绩取得的背后,无不凝聚着《达州日报》编辑老师的心血和汗水。

1996年5月28日,我试着将所在乡的近期人口计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整理,并用信纸工工整整誊写好,经领导审核并加盖公章后投递给了《通川日报》编辑部,万万没料到的是,我第一篇拙稿,也就是处女作《双拱乡人口计划接受群众监督》赫然见诸于《通川日报》第三版,那份喜悦无法用言语来形容。随即,我拿出原稿与见报稿比对,发现编辑老师真是独具慧眼,从中拣出有价值的部分,编成了一篇地地道道的新闻稿。尽管全文不足200字,对于我这个不知新闻为何物的毛头小伙来说,那真是字字如金啊!从那以后,我对那位编辑老师总是怀有深深的敬意和不尽感激。说句实话,我很幸运,我一直都在思考着同样一个问题:要是我写的第一篇稿件没有见报,也许还会不断地写反复地投,也许会就此偃旗息鼓怨自无能,但人生没有假设。

从此,我就迷恋上了《达州日报》。她犹如黑夜里的一盏明灯,陪伴着我一路奋力前行。无论我本职工作多忙,都要挤出时间“研究”报纸,用一双善于捕捉美好的眼睛,关注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探寻着写作的乐趣,用一种真诚的态度,勤勉地在写作道路上求索,用文字记录着身边的美妙与神奇。当年,我就有16篇“豆腐块”在《达州日报》发表。正因如此,《达州日报》促使我确定了自己今生追求的目标:不慕财富,但求思想。

我对《达州日报》一往情深,爱不释手,每期我都要认真浏览阅读,渐渐成为一种生活的必需,一份精神的寄托,一天看不到她,心里就憋得慌,总觉得少了什么似的。读报写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我视报纸为启迪智慧的钥匙。报社领导同仁是我的良师益友,待我如同知己。报社编辑不因我的稿子质量平平而嫌弃,而是对我的文稿反复修改,使之见诸报端。每当我发表一篇文稿,我都会与原稿逐一核对,很快我就发现,自己的写作水平与同行相比相差甚远,内容还很单一,表达还不到位,文笔还不老到。然而,要是没有编辑老师的“妙笔之功”,可能不少稿件就会被“枪毙”,时至今日,每每回想起来,他们的敬业精神无不令我感动。

在乡镇工作期间,我正确处理好本职工作和业余写作的关系,做到两兼顾、两不误。到一线采访的冲动,写作的激情,就像不竭的源泉汩汩而来。自1996年6月至2003年8月这七年多时间里,我采写的稿件有近500篇被《达州日报》采用,那是我在丝毫不影响本职工作、充分利用早晚空闲时间完成的,可谓苦乐相随,得失兼有。但值得欣慰的是,在个别人眼里我的“不务正业”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读者的认可。2003年9月,我从乡镇调到了县城,从此,我的“副业”变成了“主业”。

人的一生,倘若是一个孜孜追求的过程,那其中便包含着一次次对自我的超越。正因如此,我把对《达州日报》的崇敬与热爱,化作无限的激情,不断地进行燃烧释放。我把推杯换盏的时间交给了新闻写作美好时光,把牌桌鏖战交给了畅游文字的海洋,不停地笔耕,不停地投寄,有时一周几乎天天有稿子见报。加班加点,秉烛熬夜,于我来说,这成了家常便饭。新闻仿佛取代了至亲挚友的位置,新闻写作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分子。我在新闻的海洋里如鱼得水、尽情遨游。毫不夸张地说,采访和写作就是我的生命。

燕去燕归,岁月留痕。时至今日,我仍一如既往地关注着《达州日报》的点滴变化,彩印版更具视觉冲击力,电子版浏览更方便,但我对纸质版有着更深的依恋,那般素雅、清新、稳重。《达州日报》是我成长的摇篮,也是与我相伴相随的挚友。我会将过往的《达州日报》情结全部收集,酿成一杯浓浓的美酒,唇齿留香到永远。

今生,注定我与《达州日报》始终相伴!

新闻推荐

美军神秘空天飞机在轨飞行近2年后返地球

新华社华盛顿电在地球轨道上创纪录地飞行近两年后,美国空军的神秘空天飞机X—37B于7日返回地球。与它前3次太空任务时相同,美国空军对此次任务的真实目的讳莫如深,外界对该飞行器的秘密活动猜测纷纷...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永远的感激 □王晓林)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