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登尤 本报记者 廖晓梅 陈小玲
●初夏时节,艳阳高照,百鸟和鸣声,从不远处婆娑的树丛中传来。站在偌大的园区施工现场,到处车水马龙,一派繁忙。
北起万河村,东邻州河,南至成都山,西抵石牛山,纵跨达川区、经开区和通川区;规划片区总人口约17万人,总面积25.61平方公里,园区规划商住及服务业用地4.38平方公里,物流仓储和工业加工用地6.1平方公里,基础设施用地6.96平方公里,其他公共用地和农林用地8.17平方公里……
达州市现代物流园区——秦巴物流园区,其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以奔跑的姿态砥砺前行。
【前世】 “只有一片山,没有一张图,没有一条路”
园区内多为深丘地形地貌,没有成熟的道路连接。“只有一片山,没有一张图,没有一条路”,这是当时秦巴物流园区的真实写照。眼前的深丘地形地貌导致许多有兴趣的企业信心不足,望山止步。
2010年以前,市委、市政府提出在西外马踏洞规划建设秦巴物流园区,因当时条件有限,一直无实质性推进。2012年因涉及城市规划的调整,原规划的马踏洞作为物流园区已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市委、市政府要求将秦巴物流园区下移至达川区河市镇,主要是依托450万吨铁路货场迁建项目进行规划布局。
2013年年底,450万吨火车货场迁建项目启动建设。2014年4月,市委副书记、市长郭亨孝(时任达州市委副书记)担任秦巴物流园区建设指挥部指挥长,他先后3次到河市片区、火车货运编组站实地踏勘,到达川区、经开区和通川区物流园和重点企业进行调研,与成铁达州建设指挥部、市规划局、市国资经营公司、市国土资源局等单位和部门就规划、土地、资金等问题进行了多次深入研究,并就货站搬迁及编组站规划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对接。
专题分析论证后,明确了切入点和着力点,找准了园区建设症结,形成了初步工作思路。
根据达州的区位优势和现实条件,按照“国内一流、西部领先”的要求,将秦巴物流园区建成“秦巴地区现代综合物流高地”。以现有铁路、公路和后期水运、空运为流通骨架,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管理为支撑,集货物仓储、加工、配送、展示、交易于一体,突出大宗和危化品货运特点,配置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功能。辐射引领省内外周边区域性、专业性物流园区与物流企业,同时助推达州第二产业大发展。
【目标】
全市凝心发力“一盘棋”
坚持全市工作“一盘棋”,围绕打造“秦巴地区现代综合物流高地”目标,采取“布局协调、统筹推进、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扎实有序推进秦巴物流园区建设步伐。
坚持园区建设与全市整体发展和其他建设项目“一盘棋”协调布局。在外部接点上,充分考虑与园区南边的达营高速、北边的环城路、达渠快速等外部交通对接;在内部布局上,充分考虑火车货场一、二期迁建一体化建设,并为全面实现达州铁路客、货分离腾出空间。在铁路物流布局上,将通川双龙铁路物流园区建成达州市秦巴物流园区一个分点,本着不与秦巴物流园区产业定位重置原则,重点以民用汽柴油、煤炭、国粮储备项目为主,暂按规划的一期工程进行实施。
统筹河市片区北部经开区区域和南部达川区区域,以整个河市片区的开发推动秦巴物流园区建设,并尽可能在河市片区内自求开发建设平衡。
园区开发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三步走但又不截然划分,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交互推进。第一阶段:抓好火车站货场一期450万吨工程建设,使之成为园区开始建设的标志;打通河市片区环城路(北)至达营高速接口(南)跨经开区、达川区的南北干道,使之成为推进园区建设的关键。第二阶段:分区、分头全面开发建设。充分发挥两区的主体作用和市国资公司的独特作用,市国资公司重点放在南北干道等主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经开区重点盯住河市北部片区商住开发,达川区则重点抓好河市南部片区秦巴物流园区建设。
与此同时,指挥部改变原有模式,将规划范围内的河市片区开发纳入指挥部工作范畴,统筹谋划。在指挥部内设三个主体责任单位和一个办公室单位(“一办三主体”),完善秦巴物流园区建设指挥部工作机制。市物流办作为指挥部办公室单位具体督办和开展日常工作;市国资经营公司重点抓“一纵三横”基础设施建设;达州经开区重点抓河市北部片区商住开发的规划、招商引资及具体建设;达川区重点抓河市南部片区秦巴物流园区的产业规划、功能布局、招商引资、具体建设及日常管理。
【现在】
大物流格局雏形显山露水
走进秦巴物流园区,充满活力的气息扑面而来,到处方兴未艾。
占地327亩,按Ⅲ级铁路标准设计,包括1条货场联络线、2条货物线、2条安全线、1条机待线、1处散堆装货场,轨道4.134公里,450万吨火车货场建设项目,于2014年11月开工建设,总投资4.5亿元,于2016年年底完成全部工程建设,已建成投运。而450万吨货场配套进场道路全长约1.2公里,双向4车道,于2016年4月开工建设,总投资9500万元,现已全线贯通。
园区“一纵三横”道路全长16.2公里,宽40米,双向6车道。该项目于2016年3月开工,总投资约20亿元,2016年完成投资5.2亿元,2017年计划完成投资9.1亿元。“一纵”前三段、第三横道路已全面开工,计划于2017年9月完成前三段道路主体工程建设,2018年10月全面建成投运。
建筑产业园已完成初步选址,确定在秦巴物流园区西南端,规划用地面积约1500亩。同时启动了规划编制前期工作。
园区招商工作紧跟其后,全面铺开——
继2016年10月面向社会发布《秦巴物流园区招商公告》后,先后与中国物流、远成物流、四川蜀亚通、三一重工、胜记仓(香港)、天津亿联、中远集团西南分公司等大型企业进行了广泛对接洽谈。
积极跟进与蜀亚通合作洽谈。四川蜀亚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高层先后3次来达考察。在5月5日的达商大会上,达州市与四川蜀亚通公司签订了《秦巴智慧物流产业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四川蜀亚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将正式入驻秦巴物流园区,这也是秦巴物流园区开建以来第一个招商引资的物流项目。下一步,达州市将重点建设川东国际无水港,主要对海关办事机构、商检、保税仓、还箱点、堆场等建设内容开展深入合作。
深入对接中国物流。3月9日至10日,市委相关领导率队赴北京考察中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招商推介秦巴物流园区,该公司表示将到达州实地考察。3月16日,一行人又赴成都考察远成物流集团有限公司。3月21日,该公司来达实地考察,双方就投资合作秦巴物流园区深入交换意见,并启动相关后续工作。
实质推进建筑产业园招商。先后邀请三一重工、成都建工、成都路桥、新筑路业集团等企业来达实地考察,并于3月1日至3日,赴长沙考察三一重工,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拟在达州市投资建设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
【未来】
冲刺“秦巴地区现代综合物流高地”
秦巴物流园区是四川省领导联系指导的50个服务业重大项目、达州市委市政府重点推进的30个重大项目、达州市“3339”现代物流框架体系建设中的“三大龙头”工程之一,由北部商业开发区和南部物流园区两大功能区组成。园区建设目标定位为川东北理念最先进、配套最完善、资源最集聚、服务最高效的“秦巴地区现代物流综合高地”。
南部物流园区由铁路货场、航运码头和物流产业园构成,主要集中在襄渝铁路及其复线周边,呈南北走向。其中,铁路货场占地3.74平方公里;物流产业园占地6.15平方公里。规划建设“一平台、三园区、三基地、六中心”,即:智慧物流服务平台;电商快递产业园、建筑建材产业园、特色物流产业园;秦巴物流总部基地、供应链集成服务基地、多式联运服务基地;秦巴会展中心、三农物流中心、冷链物流中心、国际物流中心、仓储配送中心、综合配套中心,规划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20亿元。园区建成后,将成为以铁路运输为支撑,公、铁、水、航为一体,集展示交易、分拨分销、仓储运输、增值加工、多式联运、国际物流、电商物流、孵化培育八大功能的现代物流园区。
秦巴物流园区全面建成后,预计年交易额超1000亿元,年贡献利税6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万人次,将成为带动达州产业和社会发展的经济增长新引擎。
新闻推荐
手机被偷,娃儿挤落,腰都站弯…… 市民评价7路: 达州最挤公交线路
拥挤的7路车上车时太挤了,才买的苹果6被偷了;费了好大劲儿才挤上去,车启动时才发现娃儿还没挤上车;一连等了五六辆,腰都站弯了,结果几乎每辆车门口都吊起人的,根本没法上车……提起7路公交车,家住达城南...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