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达川区教研室立足服务教师、服务学校、服务达川教科事业这一目标,通过文化引领、制度保障、研训实践等有效措施,不断加强专业研修队伍建设,引领全区教师踏上专业化发展新征程。
文化引领,高位启程。近年来,达川区教研室切实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以情系教研、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严谨笃学、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大胆质疑、求实创新的研究精神,热爱集体、珍惜荣誉的团队精神,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恪尽职守、勇于担当的担当精神,锻造教研员的职业精神。以“教学之根味苦,教学之果甘甜”“研究未必得真,研究必是去伪”等教研理念,不断增强教研员的专业自信。以“上善若水,有容乃大,大道至简,不忘初心”的共同价值取向,切实提升教研员的品格魅力。
制度保障,苦乐兼程。达川区教研室建立了以学习制度为重点、工作制度为基础、考核制度为调控的制度体系,间周开展集中业务学习,并把教研员开展的“七个一”活动(读1本理论专著、写1篇调研或研究文章、深入10所以上学校进行教学指导、指导和培养1至3名学科骨干教师、听评课100节、参与1项科研课题或1个问题研究、培育1个教研示范点或者教研协作体)反馈贯穿在集中学习中,让集中学习成为教研员研修的常态。建立规范的议事制度、严格的考勤制度,完善评优评先、职称评聘和年度考核制度,以工作制度促良好工作作风形成。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教研员的学习成果和工作效能进行考核,激发教研员工作活力,开发教研员专业潜能,努力实现教研工作效能和教育质量双提升。
研训实践,志在鹏程。近年来,达川区教研室以“德育活动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为抓手,建立区级德育研训共同体;以普通高中五校联片教研为抓手,建立区级高考研训共同体;以“三·三”课堂教学展评研训活动为抓手,建立区级学科研训共同体,使研训工作实现了网格化。以解决问题为切入点,以提高教学教研质量为突破口,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模式,指导学校常年开展教研活动。重视骨干培养,充分发挥名师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吸引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扩大教研对教师的影响力和教师对研修成果的使用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达川区教研室自2016年指导初、高中学科参赛获6个省一等奖后,这学期,又指导教师参加高中段班主任风采大赛获得了省一等奖,小学段的4个学科5人次获市一等奖并有2人被达州市推荐参加省上比赛。该区开展的“三三课堂教学展评研训”正如火如荼进行,一批优秀教师已崭露头角。该区高标准、专业化的教学教研工作指导和服务,助推了达川教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张鸿博 周波 本报记者 陈鲸印)
新闻推荐
本报讯6月28日上午,记者从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达州市首部实体地方性法规——《达州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饮用水水源安全,关系...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