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王老板啦,购买两件4公斤装金煌芒果的176元钱,已通过农行‘掌上银行\’转给你了,请尽快核查并发货,我等着吃你家的芒果咧。”近日,家住通川区碑庙镇擂鼓村3组的刘万全,在网上看见相距800公里外的攀枝花果农种植的金煌芒果成熟的消息后,便与外销果农王珂取得联系,直接通过自己手机上的农行“掌上银行”,轻松地向果农汇去了购买芒果的钱。普惠金融的实施,让身居农村的人也能够有机会享受到银行的存款、取款、转账、结算、支付、查询等基本金融服务了。
近年来,银行响应国家号召,在农村大规模开展了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并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将金融服务送到乡镇,延伸到村组,使农村居民足不出村,就都能够享受到银行的服务,这样银行既节约了成本,老百姓也获得了实惠。
刘万全说,2016年以前,因为创建“刘氏山庄”,每个月需要用钱都得往场镇跑两次,仅往返的车费就要支出40元,还得耽误一天工时。按当地的市价计算,每个月金融消费所付出的人力资源成本约为110元。现在使用农行普惠金融产品“掌上银行”后,他几乎不需要去场镇取款了,支付山庄工人的工资全部通过“掌上银行”发放,每个月可以节约金融消费成本150元,每年节约1800元。“金融科技进步真的让老百姓很受益,节约了一大笔费用。”
在刘万全的示范下,他所在村的168个留守村民都办理了“掌上银行”,无现金交易在该村逐步兴起,成为了新的风尚。现在除了特殊情况需要现金支付外,一般情况下村民们都采用“掌上银行”转账支付,现金使用量大幅下降。据推算,“互联网+”普惠制金融服务的推广,使该村每年至少节约金融消费成本30万元,其中节约刚性的车费成本约为8万元。
(郑年孝)
新闻推荐
随着新一轮农业农村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7月12日,在四川省农业农村改革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的分组交流会...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