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暑假,渠县中学组织了教师志愿者团队,根据留守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组织了专门的生活帮扶志愿者教师团队,在生活上优先照顾留守学生,又特别是家庭贫困留守学生。对留守学生做到多看、多问、多帮,使留守学生开心、学生家长放心、志愿教师安心。带领留守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公益活动,同时根据留守学生身心特点单独开展一些结对活动,即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进一步开展图书阅览、走进社区、下乡进村、你帮我助等益智励志活动,丰富留守学生的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校内先进精神文明。(田道全 本报记者 桂爽)
京源房产向开江中学捐资助学
本报讯 为认真贯彻落实开江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教育振兴三年计划”,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今年暑假,四川省京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开江中学举行了“中举英才班”捐赠仪式。仪式上,四川省京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中举和开江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向绍江签订了捐赠协议,并共同为50万元捐赠揭牌。李中举表示,京源房产将用三年时间向开江中学捐赠300万元人民币,为家乡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向绍江表示,京源房产的善款将用于两个英才班学生的生活补贴、学习优秀者奖励以及教师进修提高培训等方面开支,学校定会严格管理并合理使用善款,发挥善款的最大效益。(刘佳江)
毛坝职校为贫困学生发助学金
本报讯 近日,宣汉县毛坝职业技术学校召开贫困学生资助大会,共为37名贫困生发放资助金1.97万元。自2011年以来,毛坝职校已累计发放奖学金、助学金约28万元。
近年来,毛坝职校努力实现“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目标,每学期都要开展贫困助学活动,将“送温暖”工程落到实处。学校制定了《贫困助学实施办法》,通过严格程序产生受助学生名单,并在校内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资助大会上,校长侯正文希望全体受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和报国之志,勇敢地面对困难并迎难而上,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去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陈平章 鲜勇)
通川二小请专家指导艺体工作
本报讯为进一步深化学校艺体教育工作,提升整体效果,近日,通川区二小邀请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学理论系党总支书记陈帅霖、四川音乐学院舞蹈学院教研室副主任李劲两位艺体教育专家,到校与学校艺体教师进行座谈。
两位专家围绕艺体教育工作中教师来源、接触平台、师资进修和培训以及团队整合力等议题,与学校老师们展开了激烈地讨论,发表了各自看法,提出了中肯建议,并交流了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的工作经验。双方在学科建设、资源共享、教师进修与培训、演出交流等方面达成共识,决定全力打造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培养一批高水平的艺术教育队伍,全面提升通川二小的学校艺术教育水平。(本报记者 王万礼)
河市小学编写文明礼仪三字经
本报讯 “课堂上、认真听,踊发言、善思考,写作业、心专一,下课后、莫打闹,上下楼、互礼让,不拥挤、莫乱跑,进餐时、讲秩序,语言美、无脏话……”今年上期,记者在达川区河市镇中心小学采访时发现,该校2600余名学生正在集体诵读《文明伴我行》三字经。
校长李明春告诉记者,为培养学生自觉养成文明礼仪好习惯,树文明校风,让校园平安和谐,河市小学自编了《文明伴我行》三字经。学校要求每位学生熟背三字经,规范言行,人人做美德少年。《文明伴我行》三字经编写者伍仕鲜老师告诉记者,《文明伴我行》三字经内容涉及学生上学、朝读、上课、下课、进餐、放学及回家后相关礼仪,注入了文学艺术成分,读来琅琅上口。(陈明清 本报记者 陈鲸印)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月22日,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向达州市转交第16批信访件,涉及大气、水、油烟、噪声、垃圾等多个类型,共16件。16件信访件分别为:通川区西外“中恒君豪大酒店”旁小广场,噪声扰民;达川区管村镇...
渠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渠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