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23日14时许,一年轻女子在宣汉县滨河路落水。先后有7名目击者跳入州河施救,将落水女子救上岸。其中两名救人者发现,放在岸上的衣裤和钱包随后不见了踪影。(相关报道详见今日本报22版)
最大的恶意,莫过于你在见义勇为,他在乘人之危。正如有人下水救人,却被人在岸上“洗劫”。发生在宣汉县州河边的这一幕,让我们同时见证了人性的光亮与黑暗。也许,生活便是如此,夹杂着善和恶,夹杂着希望和失望。
该是怎样冷酷的小偷,才忍对下水救人者伸出脏手?是劣性使然,抑或只是一念之差?似乎,总有着坚硬的人心,可以拒绝被那些温暖的人和事感动……被最原始的欲望驱动着,一些人变得贪婪、冷漠,不仅对生活中的美好缺乏感知,甚至我行我素吞噬那些脉脉的温情。
偷盗,本就是羞耻的行径。更遑论,将手伸向勇救落水者的高尚个体。在此语境下,质问小偷,更是质问那种冷酷无情的人格,质问那些冥顽不灵的劣行。在不合时宜的偷盗事件之后,我们尤有必要重申,整个社会的公序良俗和道义底线必须坚守。舆论的好恶判断,最直观地体现了人们的立场。
放大善举,声讨恶行,由此社会道德感方能得以确立。“都是人,差距咋这么大啊?谁趁乱偷走衣服太缺德了”——当事人的一番发声,颇能引发人们共鸣。当然,针对善行的恶意,总归来得更可恶些。因为,它在无形间展现了人性丑陋的一面,继而“好人好事”的感召力量被极大消解。
我们期望,将善意复制,引导更多人向好向善。而在此之前,不让行善者“受伤”,理应成为各方共同捍卫的底线。严惩作恶者,是惩恶扬善的起点。
新闻推荐
达州近日宣汉县桃花乡的李艳梅一家,因误采有毒蘑菇食用,导致家里4人中毒,她的婆婆也被这场“横祸”夺走了生命。雨后放晴上山采蘑菇昨日下午4点,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在达州市某医院见到了病...
宣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宣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