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场镇一角。
达州市宣汉县胡家镇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因有一胡家坪而得名,素有“川东重镇、巴山明珠”的美誉。镇域幅员面积88.8平里公里,辖9个行政村、3个社区,人口4.8万;背靠气都,坐拥国道,连接高速,区位独特,是县级客货两运火车站所在地和连接宣汉、万源、达州的物资集散地;是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首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省扩权强镇试点镇。
近年来,胡家镇党委、政府大力发扬“奔跑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135”发展战略,鲜明提出“城镇拉农村、农村撑城镇”的发展思路,奋力开创城乡一体崭新局面。
夏朝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邹辉 摄影报道
做优城乡做实基础面子里子齐头并进
据胡家镇党委书记宋建标介绍,胡家将立足“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重点围绕“扩容、拓新、维旧、升级”四个方面进行城镇建设。今年来,该镇实施城镇建设项目15个,全力推进城市建设“423工程”,即:“4”是拓展1片城市新区、风貌打造1条老街、建成1处拦河坝景观工程、对后营坝1片实行“四化”建设的“4个1”工程;“2”是在场镇周边新建2个大型群众休闲活动广场;“3”是提档升级银河南路、银河北路、南北大道3条街道形象。
在建设美丽新村方面,全镇已建成跳河、石梁、龙凤3处新村聚居点,可容纳住户150户,依托石梁新村建成1个大型村级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并由政府投资继续提档完善3个聚居点的配套设施。全力推进刘桥社区冯家嘴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建成后将容纳住户400户,是集商、住、娱为一体的多功能新村综合体。
同时,奋力夯实公共基础,重点推进3大民生工程:全力推进胡家中学迁建工程,建成后将容纳近3000名学生,有效解大班额难题;确保开工建设场镇污水处理厂;力争启动场镇应急水源建设。此外,开建跳河应急通道第二期工程、陈家河大桥、修复场镇过境公路等优化交通的“3个1”工程。
做新产业做强支柱农业工业同步发展
“在产业方面,胡家拥有天友西塔乳业、云蒙米业两家市级龙头企业。”据介绍,下一步,胡家镇将发展规模种植业,依托省级农民专业农合作社“大巴山”果业合作社,发展特早熟蜜桔、巴山红桃特色水果5000亩,带动全镇种植水果8000亩,年果品产值达1200万元;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种植优质水稻1万亩以上;依托已建成的3000亩高标准农田推行现代化农业。
同时,发展特色养殖业。胡家镇是中国南方第一牛“蜀宣花牛”发源地,目前全镇共有100头以上蜀宣花牛养殖小区5个,养殖20头以上大户100余户,带动形成1000头以上生猪养殖小区5个,100头以上养殖大户130户。
另外,还要大力发展产品加工业。胡家是县委、县政府规划建设的四大工业园区——农产品集中加工区所在地。现有蔬菜果品和木材加工企业等13家,就近就地解决劳动力就业2000余人,人均务工收入12000元。
做大规模做强未来小家大家幸福和谐
宋建标介绍,未来的胡家镇,将立足于“川东重镇、巴山明珠”的现实基础,着力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是在扩容城市面积上下功夫。加大城市新区建设力度,通过3年的努力,在现有场镇面积扩大一倍,力争由现在2.5平方公里扩展到5平方公里,新增场镇人口2万人,城镇化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其次,在提升城市内涵上下功夫。围绕“宜居宜业宜商”目标,加大老城区改造力度,不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依托场镇两条河流,全力推进生态景观建设。
最后,在促进城乡一体上下功夫。加大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力度,全力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一体互动、均衡协调发展,真正将胡家打造成宣汉后河流域中心场镇,打造成舒适宜居、充满活力的“美丽胡家、幸福胡家”。
新闻推荐
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一案双查”工作,达州成全省唯一试点市“一案双查”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严重违纪行为后,既要追究违纪违法行为当事人责任,纪检监察机关还要倒查追究发案地方、部门和单位党...
宣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