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政府的危房改造补助款,我根本不敢建新房子。现在有了政府补的1.6万元,再向亲戚朋友借一点,加上自己的积蓄,我才下决心建新房子!”看着一天天逐渐“长高”的新房,市中区凤鸣乡凤鸣村4组村民刘剑喜笑颜开。
市中区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后,昔日农村的泥巴房变楼房,越来越多像刘剑一家在危房里提心吊胆过日子的村民即将或已经住进了让城里人羡慕不已的小洋楼。
◇本报记者 李乐 文/图
刘剑家的老房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房子的主体主要由炭灰砖和石灰构成,经历了几十年的风吹雨打,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老房已破旧不堪。
“我们一家六口人,在几十平方米的老房子了住了二三十年,一遇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几年前的地震,更是把房子的震出几条裂缝,我们住在这里整天都是担惊受怕的……”老房里的回忆,在刘剑的母亲周利英看来都是苦涩的。
而刘剑也多次动了建新房的念头,改善一下居住环境,但苦于囊中羞涩,拿不出钱来,就这样一家人“蜗居”着,直到今年11月。
让刘剑一家振奋的是,今年市中区为切实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在全区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符合改造条件的村民,都可提出申请,获批后,将得到4000~16000元不等的建房补助资金。
11月7日,刘剑立即向乡建管所提交了申请,当天就得到了批准建房的回复,这样一家人喜上眉梢。
11月8日,随着旧房倒塌的轰响,刘剑的“安居计划”正式启动。
12月2日,记者来到了刘剑家正在施工的新房前,几名工人正在有序施工,而刘剑一家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不时提醒着施工人员要注意安全。
刘剑告诉记者,他的妻子在十多年前就去世了,后来又经人介绍谈了一个女朋友,但是因为家里的居住条件实在“寒酸”,不久后女朋友以外出打工为由,一去就没有再回来。
如今新房即将建好,刘剑又重拾了恋爱的信心,与同村的一名女子“耍起了朋友”。
“我们的新房大概在元旦后就能完工,再简单装修一下,春节前就能搬进去,再不用过以前那种提心吊胆的日子了。到时,就和现在的女朋友结婚,可谓双喜临门。”说起未来生活,刘剑难掩心里的喜悦。
而刘剑仅是市中区危房改造的众多受益者之一。记者从市中区住建部门了解到,今年以来,市中区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将改造完成684户危房,涉及全区11个乡镇;明年将继续实施该项惠民工程,预计还将改造172户农村危房,共惠及3000余人。
新闻推荐
(阴文平记者李乐)天然气进村入户、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稳步推进、低保清查“动真格”……2015年以来,凤鸣乡党委、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
宣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