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城市读本讯(何健 记者 赵权军)丘陵地区缺水,“靠天吃饭”对达州市宣汉县大成镇石笋村1组的村民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但自从国网达州供电公司帮村里修建起提灌站后,村民们生产生活用水的主动权就完全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石笋村1组500多人的380亩耕地全部分布在丘陵地带。过去,田地里的庄稼收成全靠老天,即使山脚有一个库容16万立方的水库依然是远水难解近渴。遇到春耕时节,村民们还往往为争水打架吵架。
为解决全村田地灌溉用水问题,在国网达州供电公司的大力帮助下,2014年5月,一个22千瓦的提灌站建成了,从而彻底解决了田地灌溉用水问题。
4月17日,10多名“红杜鹃”志愿服务队员来到村里,按照职责分工各就各位,对提灌站设备进行一次彻底的巡视检修。拆开电机检查、检修配电箱、巡视电力电线等,忙得不亦乐乎。检修工作结束,合上刀闸,电动机立即发出欢快的轰鸣,在七八十米高处,清澈的水从直径20公分的水管流入蓄水池。服务队员们顾不上休息,一些队员争先恐后地帮着缺少劳力的村民担水浇地,另一些给70余名社员讲解了智能电表的使用和安全用电常识。
“红杜鹃”志愿服务队员李进峰说,正值春耕农忙时节,“红杜鹃”志愿者服务队走进田间地头,加大对农村提灌站高低压设备进行了巡视,对蓄水排灌设备进行了检修和排障,对缺少劳动力的农户给予力所能及地帮助。通过“红杜鹃”这个平台,积极地履行我们的社会责任,搭建与客户的连心桥,兑现我们的服务承诺,让老百姓随时都能感到我们就在他们身边。
专门负责抽水的原村主任盛代福满脸微笑地向华西城市读本记者算了两笔账。未建提灌站前,许多人是靠担水来浇灌地里的庄稼,远一点、高一点的那就没办法灌地了。有人曾经用两台小型抽水机一天灌溉0.95亩田,花了242块油钱;提灌站建成后,一天灌溉10亩田用了294块钱电费,效果显而易见。另外,过去所有的田地只种一季水稻,现在不愁水了,用水得到保证后都种上3季庄稼了。按目前一亩产菜籽400斤计算,每斤售价3元,380亩田就该是几十万。加上其他作物,一年下来村民收入比原来翻了两番,电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新闻推荐
华西城市读本讯(王兴寨记者罗轩)近日,“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在成都举行。据宣汉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向峻锟介绍,在“2015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达州市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宣汉县共...
宣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