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再见!我们会想您的!”“姐姐,以后您还会来看我们吗?”7月28日傍晚,当北京理工大学的“爱心志愿者”们离开宣汉县樊哙镇高伦村时,孩子和家长们脸上写满了不舍,不少孩子眼里噙满了泪水,挥动的小手久久不愿放下。
灿烂的笑声响彻云霄
宣汉县樊哙镇高伦村海拔1200米,交通极不方便,40%以上的村民是土家族。高伦村小是一所山区小学,条件艰苦,留守儿童较多。达州电大副校长叶军告诉记者,得知学校的具体情况后,达州电大与市民宗局、通川区凉水井社区等相关单位,组织了这次暑假继续教育志愿者爱心助学活动。
7月28日中午,通过达州电大继续教育办公室,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李富洋、张宇辰、钟余东、程立等志愿者经过长途奔波来到高伦村。该村80余名孩子穿着节日的盛装,整齐地坐在刚刚竣工的高伦村委活动室,满怀期待地等着大哥哥、大姐姐们的到来。
下午1:30分,当看到身穿“北京理工大学”白色体恤的志愿者走进活动室,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简短的自我介绍后,志愿者们便开始向孩子们讲述科普知识。“公道杯、神奇的良心壶、倒立的杯子能装水”等一个个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小实验,深深吸引着孩子们。
为加强与孩子们的互动交流,志愿者们还准备了“点将传球、爱的抱抱、梦想寄语、放飞梦想”等互动游戏和趣味活动。游戏一开始,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在志愿者老师的指引和带动下,他们大声地为自己的团队加油、呐喊、助威,孩子们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
“我长大了要当一名老师!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医生!我要当一名宇航员!”这是蒋尚烽、张中强、姚蔓等土家族孩子的梦想。活动结束时,孩子们走出教室,来到高伦村委的院坝。他们手拿气球,仰望天空,在志愿者们“一、二、三”的节拍中,梦想伴随着气球飞向湛蓝的天空,孩子们灿烂的笑声响彻高山云霄……
收获的是一份感动
采访中,来自北理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李富洋硕士表示,大山条件艰苦,对于很多生长在城市的年轻人来说有些陌生,但作为年轻的他们,这里才是需要挑战的地方,才是需要他们奉献爱和传递青春正能量的地方。今后,他们将定期组织支教团队来达州,为城市社区留守儿童和山区孩子上课,辅导孩子们作业、陪他们玩耍。来自湖北的程立告诉记者,来达州奉献爱心,收获的是一份感动。作为一名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就是要以“最平凡的事,最简单的爱,最真诚的心”为信念,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高伦村支部书记宋德中告诉记者,听说北京理工大学的志愿者要来给孩子们上课,村民们非常支持,当天天刚亮就陪同孩子,走五六里的山路,三四个小时才赶拢,“虽然累,但是孩子们很高兴!”
(谭松馥 本报记者 向也 李天泉)
新闻推荐
所幸无人员伤亡
宣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宣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