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肩负着宣汉县境内国、省、县致富干线128公里的公路养护与管理任务的宣汉县第一公路养护管理段,按照县委县政府建设“畅通新宣汉”奋斗目标,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为总体要求,贯彻落实“畅通主导、安全至上、服务为本、创新引领”的工作方针,牢牢把握“加力奔跑、好中求优、追求卓越”的工作基调,以“六强化”为工作举措,不断提升造血功能,加快现代化养护进程,全面推进“创新、清廉、品牌、平安、满意、和谐”梦想,促进百姓脱贫致富梦实现。
强化管理机制,规范工作运行。围绕创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工作要求,坚持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制度,推行了一种用“和谐谋事献计、民主决策管理”的管理模式,建立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制度规范工作运行机制,以合理化建议活动为载体,通过职代会、工代会,采取从源头参与规章制度修改和审议的全过程办法,健全了管理制度,汇编成《管理工作长效机制》,推进了单位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高效化运转。
强化养护机制,打造公路品牌。始终围绕“培育亮点、打造精品、树立典型、争创一流”的养护要求,转变养护生产方式,不断提升公路管养水平,全新包装了“宣汉公路养护品牌”,建成了一条条文明路、形象路、生态路、民生路,“畅通新宣汉”建设规模得到展现,人民群众评价满意。
强化工程机制,铸造精品工程。为了建设“畅通新宣汉”,将公路维修整治工程、安保工程确定由养护单位实施,既锻炼职工队伍,又增强造血功能。三年来,接受县下达的工程项目达10多个,全段采取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的办法,早布置、早落实、早实施、抢时间、抓进度、严质量,把关操作规程,以优质、高效完成了公路工程量约4000万元,全力打造了精品工程。
强化养护装备,推进机械作业。针对机械养护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思路,挖掘潜力,突出了机械养护作业,挤出有限资金,加强了公路养护机械装备。通过高质量、高要求、高标准完成县下达的公路维修工程任务,将节约的有限资金全部投入到养护机械、养护生产上,增加了公路养护的造血功能,有力地推进了公路养护质量化的发展。三年来,全段从无到有,采取“争取政府补助、自己投入装备”的办法,新购置各类机械设备共计22台,使单位拥有了适应公路快速、应急养护的机械装备,有力地推进了机械化养护进程。
强化应急机制,确保公路安全。 按照“先通后畅”公路应急抢险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了公路应急抢险预案,建立了预警机制,加强了预案演练,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做好了水毁抢修与排查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公路巡路制度,坚持了防汛值班和日常巡路,做到了雨前、雨中、雨后的巡查,及时疏通了洪水,清除了坍方,确保了公路安全通行。
强化桥梁管养,提升通行能力。 根据省市县交通部门对桥梁管养的指示精神,切实加强了公路桥梁养护与管理。一是成立了以段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的公路桥梁养护管理领导小组。二是制定和落实了桥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桥梁安全管理制度、桥梁养护制度、桥梁检查制度、桥梁养护普查制度。三是配备了公路桥梁养护工程师、桥梁养护工作人员,明确了桥梁养护职责责任。四是全面加强了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做到了每月由桥梁养护工程师带队,对所列养桥梁进行经常性检查,详细记录了检查内容,提出养护及整改意见,认真督促养护及整改情况,更新公路桥梁数据库。五是加大了危(病)桥观测频率,记录了桥梁病害发育现状,收集整理了所有桥梁图片资料,全面、详细掌握桥梁安全运行情况,做到了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信息。(刘治军颜文娟)
新闻推荐
既富了脑袋,又鼓了钱袋达州:文化沁城润山乡——写在第五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开幕之际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王晓英张萍邹辉10月28日-31日,第五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将在达州举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展演将和首届四川艺术节·第十五届戏剧小品(小戏)比赛同期同步举行。加上第六届秦...
宣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