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南坝中学有一个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这个服务队里有一个“孩子王”,人们亲切地叫他“奎哥”。是他带领志愿者帮助贫困学子和老人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志愿者之歌”。他就是宣汉县南坝中学团委书记陈奎,今年34岁。
从“游击队”到“正规军”
“当我才担任南坝中学团委书记时,就发现学校志愿者没有统一的组织。”陈奎告诉记者,志愿者本来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但是南坝中学的志愿者却没有统一的办公场所,更没有组织纪律,显得十分懒散。看到这样的团队,陈奎决定让志愿者有一个“家”。
为了给志愿者们建立一个“家”,陈奎向学校领导上交了一份申请报告,没想到学校当天就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杂物间和一些办公设备。志愿者终于有了“家”,大家都十分开心。随后,陈奎带领大家将杂物间打扫干净,摆上电脑、书桌、文件夹等,很快一个像模像样的“家”就成了!
有了“家”后,陈奎想到每一年,志愿者都存在着新老更替的问题。于是,陈奎决定每学期开学举行一次志愿者招聘会,从众多的应聘学生中精中选优。为了鼓励大家,每学期还要表彰“优秀志愿者”为大家加油。
在校内帮助“贫困学子”
“我是班主任,我更了解山区学生的苦。”陈奎告诉记者,为了让志愿者做一些实事,他还成立了一个“精英爱心基金”。2011年,陈奎为“精英爱心基金”捐了第一笔钱,这也标志着爱心基金正式启动。两年来,爱心基金在陈奎的经营下,像滚雪球式地源源不断地累积着爱,共募捐资金7万多元,帮助、救济特困生60多名。其中身残志坚,被评为“达州市美德少年”的学生瞿强一次获得捐助6000多元。
同学向涛在家意外坠楼后,“精英爱心基金”立即向其家里捐款1万多元,向涛的父亲感激地接过这笔捐款,泣不成声。然而,当他得知这笔钱来自爱心基金时,又将捐款回赠给爱心基金,让它能够帮助更多贫困家庭。
志愿者服务队还开展了固定的活动,如“今冬送温暖”。一到冬天,服务队便用经费购买书籍、钢笔、笔记本等多种慰问品,为特困生“送货上门”、雪中送炭。截至目前,共计有200多名同学接受了1万多元关爱。同时,志愿者服务队还成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让志愿者与问题学生、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结对做朋友,交心谈心。
在校外宏扬“传统美德”
陈奎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农村乡镇,孤寡老人特别多。每学期,陈奎都要带着志愿者们去敬老院、农村开展帮扶工作。陈奎告诉记者,至今他还记得第一次带学生们去南坝敬老院的场景,一些学生怕脏怕累,也不敢和老人们说话,更不知道做什么。看着学生们手足无措的样子,他觉得带大家来是对的。为了做榜样,陈奎带头帮助老人扫地、叠被子、洗漱。干完屋内事,陈奎又到屋外帮老人种植蔬菜,学生们看着大汗淋漓的“奎哥”,也纷纷上前帮忙。学生们有的和老人聊天、有的打扫、有的按摩。老人们纷纷为孩子们竖起了大拇指。志愿者中的一些学生,以前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从参加了走进敬老院服务活动,回家改变了很多,孝敬爷爷奶奶,关心弟弟妹妹,还知道宽慰父母。
除了帮助老人外,陈奎还会在节假日带着学生们走上街头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活动中,同学们一边发遵守交通规则的宣传单,一边引导路人有序过马路。为了“保护母亲河”,志愿者还到河边,拾掇垃圾,给路人宣讲环保知识,悬挂环保标语,昔日的脏河在同学们的呵护下,河更清了,水更绿了。“保护母亲河”行动不但净化了河水,净化了心灵,还得到了南坝镇政府的表彰。
最后,陈奎对记者说,今天,南坝中学志愿者服务队正在前行的路上,一路欢歌,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别人带来快乐。
(本报记者 刘民婕 汤艳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宣汉县一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独自外出,却迷了路。辖区石岭派出所在接到报警后,迅速将老人带回派出所,并辗转帮忙联系亲人……近日,石岭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在宣汉县汽车站旁老宣双路口有...
宣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