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哞——”牛儿悠长欢快的叫声划破了山村的宁静。正午时分,宣汉县桃花乡刘家沟村明毅养殖场内,100多头大大小小的牛儿惬意地享受着午餐,养殖场工人不断把用酒糟搅拌的饲料倾倒在食槽内。
“这几头大公牛每头都有1500多斤重,卖出1头的收益就有2万多元。”近日,记者来到该养殖场,场主陈言毅兴奋地告诉记者。
“龙头效应”辐射村村养牛
明毅养殖场目前共饲养蜀宣花牛130余头,年净收益达50万元以上。据陈言毅介绍,自2013年开始兴建养殖场以来,从用地审批、规划设计、资金支持到技术培训、定时防疫,乡党委政府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把陈言毅从广州请回家乡创业,就是为了发挥能人带动效应,更好地推进产业扶贫。”桃花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陈红兵告诉记者,在明毅养殖场的辐射带动下,目前,刘家沟村养殖规模在10头以上的养殖户已达30多家。“1头牛的年净收益就能达到7000元,村里规模养殖户平均每户的年净收益在3万元以上。”
群众脱贫致富,产业支撑是关键。桃花乡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地理条件,积极谋划产业布局,力促农业产业提升,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该乡按照“农户抓繁育、小区吊架子、大户抓育肥、政府抓防疫”的养殖模式,积极培育规模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目前,全乡蜀宣花牛存栏数8000余头,其中1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6户,50头以上的39户。同时,该乡已申报蜀宣花牛专业养殖合作社5个,生猪、山羊专业养殖合作社各3个。
文化元素注入“桃花米”
与此同时,桃花乡紧紧围绕“一乡一业”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桃花米”这一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积极引导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和小微企业带动示范,成片集约发展稻米产业。目前,该乡已综合整治刘家沟村“桃花米”核心田30余亩,并以此为中心向周边中山、三溪、莲池等村辐射扩展,全力打造万亩优质“桃花米”种植基地。
为延长产业链,做强“富硒桃花贡米”品牌,该乡还积极帮助争取项目和资金,扶持“桃花米”加工企业发展壮大。“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举办‘桃花贡米\’文化节等形式,把更多的文化元素注入到‘桃花米\’产品中,以增强产品文化底蕴,提升市场竞争力。”桃花乡党委书记吴小秋介绍说。
专合社引领现代林业产业发展
桃花乡还借开发扶贫契机,以农村专业合作社为引领,大力发展现代林业产业,已成功引进种植专业合作社1个,流转土地450余亩,投资150余万元,发展青脆李280亩、冬枣120亩。目前,该乡正全力实施龙井、鼓石梁、中山三村的产业扶贫项目,已经发展种植核桃1200亩;争取琦云制药厂定点药材基地打造项目,计划发展中药材种植1500亩。依据桃花乡产业扶贫总体规划,到2019年,该乡将在海拔800米以下的区域累计发展青脆李种植1000亩;在800米以上的区域累计发展烟叶、核桃、中药材等经济作物10000亩。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会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力促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效益,全面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确保他们如期脱贫。”吴小秋表示。 □本报记者 徐冬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近年来,宣汉县紧紧围绕“我们的节日”、“我们的中国梦”等主题,广泛开展了文艺汇演、体育竞赛、民俗劳动体验等系列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015年,该县成功举办了“宣汉县2015...
宣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宣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