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宣汉新闻 > 正文

出资百万修乡村公路 农民工胡仕永:算我的! □本报记者 陈鲸印 摄影报道

来源:达州日报 2016-01-15 22:40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本报记者 陈鲸印 摄影报道

挖机在轰鸣,钢钻向岩石内延伸……1月5日,地处大山深处的宣汉县红峰乡垭口村寒风刺骨,但在一处公路施工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由当地返乡农民工胡仕永出资修建的乡村公路正在一点点延伸。

地处宣汉、万源、平昌三县交界之处的红峰乡,由于大山阻隔、经济落后,仿佛与世隔绝一般。交通,是制约这个偏远山乡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

垭口村与五马林场毗邻,是红峰乡一个偏远的贫困村。从红峰乡场镇到垭口村有一条水泥公路,但只修到了村委会,居住在当地后湾一带的群众不仅出行困难,农产品更是卖不出去。

垭口村村支两委一直想向东打通一条红峰乡经国有五马林场到宣汉县毛坝镇的通道,但是由于没有项目,没有资金,这个愿望迟迟无法实现。

2015年,返乡农民工胡仕永回家乡创业,看到自己老家还没有通公路,心里很难受。他找到村支两委,谈了想修通这条路的想法,与村支两委一拍即合。

2015年9月,在没有任何项目资金支持,也没有群众集资的情况下,垭口村村委会至后湾之间一条全长约4.5公里的公路破土动工了。

在村委会办公室,村党支部书记肖华全告诉记者,“预计这条路完工可能要耗资上百万元,由我村1组回乡创业青年胡仕永全额出资,村支两委负责协调征用土地。”“我们村共有2684人,新修的这条路完工后,公路沿线有500余人受益。”村主任张显峰补充道。

公路规划5至6公里,目前已修筑2公里多。一路上,记者看见不少拿着镰刀、背着背篓进山劈柴的老乡。村民何永章、何培全、张清泉告诉记者,不仅是劈柴,他们的土地也在山里面,有了这条路,种庄稼、收庄稼方便多了,“连耕田机也能运进山里去,不高兴都不行。”村民何直达告诉记者,前年,他在外打工的儿子带女朋友回家,看到男朋友老家不通公路,还没进家门就径直回头走了,再没有跟他的儿子联系过。

见到胡仕永,他正在公路上查看工人施工情况。这是一位个头不高、皮肤显黑的壮小伙儿,年纪30多岁。提及为何修这条路,胡仕永说,自己14岁丧父后就外出务工,这么多年了,外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自己的家乡还是如此落后,他很痛心。他虽然并不富裕,但为了家乡早日脱贫致富,愿意尽一份力量。

“不管怎样,我会想尽一切办法把这条路修通,绝不半途而废。我要让大山里的家和世界紧紧连在一起!”交谈中,胡仕永表达了自己修路的决心。

“目前已耗资数十万元,有点弹尽粮绝的感觉。还好朋友多,可以先借一部分。”对修路中遇到的困难,胡仕永称自己会想尽办法克服。胡仕永说,自己在垭口村成立了四川业明开发有限公司,等公路修通后,将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修路现场,挖掘机正忙碌着

孩子们上学再也不走山路了

大山丛中蜿蜒的山路

新闻推荐

铺筑脱贫“快车道” ——宣汉县桃花乡***工作纪实

——宣汉县桃花乡***工作纪实

宣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出资百万修乡村公路 农民工胡仕永:算我的! □本报记者 陈鲸印 摄影报道)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