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10日,市政协主席康莲英到宣汉县茶河乡、胡家镇、毛坝镇等地,调研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工作。
近年来,茶河乡圣水村在村委的带领下,通过“支部+合作社+业主+农户”的模式,积极推进产业扶贫,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产业发展势头喜人。“新居建造花了多少钱?”“收入怎么样?”……康莲英对村民的生产生活十分关心。返乡创业的王策投资千余万元发展果蔬基地,帮助群众改善民居。村民通过流转土地和在果蔬基地务工,收入大幅增加。康莲英指出,未来发展希望在农村、农村的发展靠能人,希望村支两委和企业业主要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尤其要保护好生态资源,走农旅结合的道路,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在胡家镇鸭池村,康莲英对该村结合实际摸索出的“专业合作社+大户+农户”的土地托管模式非常赞赏。近年来,该村探索水稻、黄花托管种植模式,农户根据自家劳动力情况自主选择托管项目,种植大户则扮演“职业农民”角色,按照农户需要为其提供耕田、栽秧、病虫防治、收割等劳务服务,收取劳务费用。此模式既杜绝了因劳动力缺乏引发的土地撂荒现象,又能稳定增加群众收入。康莲英与种植大户、村支两委干部边走边看边算,了解此模式产生的效益,她希望宣汉县要好好总结鸭池村的土地托管经验,加强宣传推广,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毛坝镇大水凼村猕猴桃种植基地,康莲英与正在基地劳动的村民亲切交流,了解民情。得知村民们在村支两委的带动下,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她十分感动。她强调,农村脱贫奔康,关键在选好致富带头人。村支两委一班人要团结带领群众,找准路子,干出样子,尽快脱贫奔康。
在走访调研中,康莲英还要求市、县政协组织要充分发挥团结联谊职能,加强与在外乡友的沟通联系,吸引更多乡友返乡创业,投入到脱贫攻坚主战场,积极为达州脱贫奔康贡献力量。
市政协秘书长魏艳陪同调研。
(李静)
新闻推荐
“三平台”提升群众满意度
宣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宣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