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国家、省级考古专家组先后调查了通川区蒲家镇八庙场古驿道、长岩寨遗址及造像、清明会禁碑,龙滩乡中山寺,通川区、达川区交界的铁山关山城遗址,宣汉县唐家坝摩崖造像、侯家大院、浪洋寺摩崖造像等。
八庙场驿道是清代遗留的保存较好的古驿道。北京大学齐东方教授在调查后表示,该驿道为我们确认荔枝道走向提供了重要佐证。
史料记载,中山寺遗址建于宋代。据乡人介绍,明代的建文帝曾在此避世为僧。经专家组实地调查,发现有大殿基址和寺前甬壁石刻,甬壁雕刻十分大气精美,内容有龙马负图、河图洛书等,旁有重修中山寺的题记数处,年代标注大明嘉靖庚戌年、万历十九年等,由此可见该寺最迟建于明代初年。大殿基址面积甚大,有前中后三处,沿中轴线排列,类似于故宫三大殿之形制,其规模异于寻常庙宇,是非常少见的大寺。由此可见,关于建文帝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
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介绍,根据现有的调查来看,中山寺遗址是非常重要的明代遗址,可见当时该地为交通发达、香火兴旺之地,下一步将做好深入的调查研究,加大保护力度,为纳入蜀道申遗奠定坚实基础。
浪洋寺摩崖造像位于宣汉县马渡乡,现存23龛145尊佛像,主要为唐宋造像,碑文题记年代为唐咸通十二年、宋雍熙四年、绍兴元年等。该石窟造像独具艺术特色,是比较少见的有明确年代题记的一处早期摩崖造像,是研究荔枝道历史和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文化遗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高大伦表示,将联合国家文化遗产研究院共同制定保护方案,加强整体保护,纳入蜀道申遗。
(王平 本报记者 张燕)
新闻推荐
“陈书记,这么冷的天气你还来走访哟,大伙一定把车给抬出来。”宣汉大成镇千岭村“第一书记”陈小龙春节前走访贫困户时,车子不慎陷入坑里,附近10多位村民得知后,自发赶来用肩扛用手抬,把车抬了出来。看...
宣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