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宣汉新闻 > 正文

千岭村“第一书记”陈小龙: 我准备在这里扎根,不是来镀金的

来源:达州晚报 2016-04-09 18:55   https://www.yybnet.net/

“陈书记,这么冷的天气你还来走访哟,大伙一定把车给抬出来。”宣汉大成镇千岭村“第一书记”陈小龙春节前走访贫困户时,车子不慎陷入坑里,附近10多位村民得知后,自发赶来用肩扛用手抬,把车抬了出来。

看到热情帮忙的村民,陈小龙笑了:两年的付出千值万值!

走遍千岭摸家底

2014年年底,刚从乡镇调回县城的宣汉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技干部陈小龙,没和家人商量,毅然接受了到千岭村担任“第一书记”的重任。“既然你都决定了,就好好干吧”,后来才知情的妻子临行前的这句话,他一直牢记在心。

千岭村距大成镇15公里,是大城镇最偏远的村,辖12个村民小组、616户2475人,平均海拔700米,贫困人口占三分之一,仅有一条宽3米的通村公路。“莫把我当成从城里来镀金的,这么多年我也是在基层工作,这次来到千岭,就准备在这里扎根了。”陈小龙和村民第一次见面,真诚的态度、朴实的话语,一下就和大家拉近了距离。

随后,他天天开着自己的旧长安车走村串户,碰到车去不了的地方,就拿出雨靴穿上,深一脚浅一脚地继续前行,“家里有几口人?大爷大娘身体还好吧!娃娃上学了没有?粮食够不够吃……”一个多月早出晚归,他走遍了千岭的山山水水、田间院坝,通过串门,村里哪家有啥困难,哪家有啥需求,他密密麻麻地记录了两大本。

两年付出千值万值

思路决定出路。陈小龙根据自己掌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坝下菜、山上果”的产业发展思路。住在210国道附近的村民种植榨菜较多,为了提高品质卖出好价钱,陈小龙建议村里成立合作社,统一规划种植、技术指导以及订单销售,形成“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订单种植模式,帮助海拔高的几个社引进业主投资115万,流转土地500余亩,形成了郑家湾果场和大顶山采摘园产业片,建立了张家沟、石磨孔、顶山路沿线、韩家洞4个产业点,种植青脆李、琯溪蜜柚及红心猕猴桃等4.8万株,村民以土地入股,既可分红,又可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同时,建立优质稻栽培基地500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300亩,马铃薯种改良基地50亩等,仅农业种养,村民当年人均增收就有300元左右。

为了帮助困难户,村里成立了村扶贫基金理事会,利用农业局生猪产业资金帮扶贫困户发展产业,大大调动了村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基金会已帮扶50户困难户发展起产业。同时在上级的支持下,陈小龙与村支两委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成功争取到100万贫困村覆盖资金,加宽村道9.8公里,硬化了4条社路2.5公里,打通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看着村里一点一滴的变化,陈小龙觉得自己的付出千值万值。他下定了决心,继续带领村民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本报记者 杨航)

新闻推荐

达城少年离家徒步到宣汉露宿街头 蓝天救援深夜心理劝导解心结 再次出走 家人全城疯找无果

再次出走 家人全城疯找无果

宣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千岭村“第一书记”陈小龙: 我准备在这里扎根,不是来镀金的)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