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宣汉新闻 > 正文

五十余年钟爱手艺不弃 七旬老翁的“缝纫情怀”

来源:达州晚报 2016-03-03 19:00   https://www.yybnet.net/

从20岁开始学缝纫,至今已75岁的他,依然在一台老式缝纫机上缝缝补补,他虽已高龄,却从不戴眼镜,穿针引线丝毫不逊于年轻人。他说和他同时代的裁缝们早已不再从事这个职业,但他依然钟爱。他喜欢缝纫机发出的滴滴答答欢快跳动的声音。他希望现在的年轻人不论做啥事,都要贵在坚持。他就是宣汉县土主镇从事裁缝手艺55载的李永忠老人。

当裁缝 曾经很吃香

据老人介绍,60年代初期,他高中毕业后在村上做会计。当时,他还想学一门手艺,于是就拜师学习做裁缝。60年代至80年代,裁缝是个相当吃香的行业,每到稻谷收完,乡亲们就开始筹备过冬、过年的新衣服。婚娶和小孩满月的衣服都需要做,这个时候他们就会走村串户,做完东家做西家。每天1.5元的工钱,老板还管3顿伙食,他就靠着这些工钱供家里日常开支,供给小孩上学。“别小看那个时候的一块五毛钱,它可以吃30碗面条,买一百多个鸡蛋。”说起往事,老人一脸自豪。

遭冷落 摆摊重操旧业

改革开放后,人们穿的服装都是工业化生产,既节约成本,样式又新颖好看。缝纫这门手艺就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有好些裁缝师傅都卖掉机器转行,可是李永忠却舍不得卖掉的跟随自己几十年的“老伙计”。他把缝纫机擦得锃油瓦亮,包装起来,还定期上油保养,“衣服总有破烂的时候,到那个时候,我的老伙计就会派上用场。”

后来,跟随儿子到镇上居住的他看到,人们买的服装总是不那么让人称心如意,因为不是量身订做,要不大了,要不就是裤腿长了,他又重操旧业,在儿子的门市摆起缝纫机,帮人改衣服的尺寸,逢场时找他缝补的顾客络绎不绝。

手艺好 

很受顾客青睐

因为手艺精湛,很受顾客们青睐。“李师傅的手艺不错,收费价格也便宜,你看嘛。”顾客罗先生一脸的满意,拿着补好的西服向社区记者展示,“我这件卡其布休闲西服,穿了两年,现在领子袖口都破了,夹窝也开缝。老婆喊扔掉重买,我有些舍不得,拿到李师傅这里来修,他不但缝好线缝,还在破开的领子处,设计了个疤,掩饰了破烂的地方,与整件服装相得益彰,我这件衣服又重焕生机。才收4块钱。”

缝纫机 是他的“老伙计”

社区记者看到李师傅的“老伙计”是一台几十年的老物件,虽然有些斑驳,但还是锃亮。据他介绍,这个缝纫机台面差不多有六十年历史了,“还是老物件经用。只是更换几台缝纫机,现在这台也差不多10年了。”

“我今年75岁了,感谢党的政策好,每月1000多元的社保金就足够用了,我做缝纫也算是老有所乐吧,看到顾客们带着希望而来,满意而去,我就很有成就感,我希望80岁时还能为顾客服务。”李师傅最后对社区记者说道。

(本报社区记者 梁俊)

新闻推荐

小孩游乐园玩耍摔伤 商家该不该赔?

近年来,达城一些商场、广场等地开设了专供儿童娱乐的游乐场所,但部分游乐场所因设施原因、疏忽管理等给孩子带来了安全隐患。如果孩子在游乐场所出现意外,商家该不该承担责任呢?近日,市消委就发布了一...

宣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宣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难忘的补习2016-04-08 18:56
评论:(五十余年钟爱手艺不弃 七旬老翁的“缝纫情怀”)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