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胜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如何激活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宣汉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去年以来,该县创新开展“脱贫攻坚党旗红、奔康路上争先锋”活动,引导各级党组织争当扶贫先锋、党员干部争当带富先锋、党员群众争当奔康先锋。在活动引领下,该县各级党组织成为带领群众脱贫奔康的“火车头”,党员干部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正是这些领跑的“火车头”和高飞的“领头雁”,让鲜红的党旗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熠熠生辉。
组织创优:争当扶贫先锋
“通过活动开展,使各级党组织真正成为带领全县人民加快推进脱贫奔康的坚强组织者、实施者。”宣汉县委党建办负责人如是说。在活动中,该县深入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大力开展村级活动阵地达标升级、基层党组织“创星晋级贴牌管理”、“结对帮建”等活动,实现了脱贫奔康与组织创优双赢共进。
清溪镇常宁村原是一个贫困村,村党支部软弱无力。开展活动后,镇党委对村党支部进行了整顿,整修了村活动阵地,配齐配强了村党支部班子。同时,县上安排县委组织部与该村结成“帮建对子”。新的村党支部带领群众种植大球盖菇500余亩,村民人均每年增收8000多元,常宁村由原来的“落后村”一跃成为“先进村”,去年村党支部还被县上评定为“五星级党支部”。
“多亏了村党支部带领我们种植大球盖菇,我们的日子才越过越好。”渐渐富裕起来的常宁村村民对村党支部竖起了大拇指。
在宣汉,正在发生改变的不只常宁村。经过一年多的活动实践,全县491个村都在悄然发生改变,包括491个村党支部在内的各级党组织普遍实现晋位升级,成为带领群众脱贫奔康的坚强堡垒。
干部练兵:争当带富先锋
“果树施肥了没?”“家里养的猪打防疫针了吗?”“现在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在宣汉县贫困户家里,总能听到这样关切的话语。211名“第一书记”、1300余名县级部门帮扶干部、211个乡村两级干部组成的帮扶队,活跃在各个贫困村。
5月,正值果树管理的关键期。在该县渡口土家族乡甜竹村,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的社员们在“第一书记”杨正西和县级部门、乡村干部的帮助下,在药材基地忙着除草、施肥。看到县乡村干部和群众一起热火朝天地劳动,甜竹村老党员张远宣激动地说:“这种场面有几十年没见过了,干部的好作风又回来了。”(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近日,记者走进宣汉县柳池工业园四川兴川变压器厂,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子正在生产车间熟练地装配变压器。那位中年男子名叫黄天武,他原是一名“下岗工人”,坚持朝着梦想前行,历经10年的艰辛创业,使四川兴...
宣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