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宣汉新闻 > 正文

黄花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0户,其中40%为因病致贫贫困户。为此,该村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找准“病根”,开出脱贫致富的“良方” 让疾病不再成为致富的“拦路虎”

来源:达州日报 2016-07-14 22:13   https://www.yybnet.net/

7月4日一大早,在宣汉县胡家镇黄花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熊杰为63岁的建卡贫困户冯春国送来了鸡苗,并帮他建起了鸡舍,这让冯春国对自家的脱贫充满了信心。

黄花村地处山区,坡多耕地少,农业产业化进展缓慢,全村有1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冯春国和老伴住在一间砖木结构的房间里,外墙已破旧不堪。老两口有一儿一女,均已成家,长期在外打工。冯春国老伴动过两次大手术,每次手术花费均在10万元以上。

“唉,没办法,老婆子多病,两个娃儿也没啥文化,出去打工挣的钱只够自己家用。我也没啥子手艺,除了在镇上打点散工挣钱,或者找亲戚朋友借钱生活外,实在没有其他办法。”沉重的家庭负担,让冯春国既沮丧又无奈。

“他家是我们村里比较典型的‘因病致贫\’样本,像这种因病致贫的情况占到全村总贫困人口的四成左右。”熊杰告诉记者。

冯春国在熊杰的“点对点”帮扶下,通过扶贫周转金,领取了100只鸡苗,并修建起了30多平方米的鸡舍。

“这一批鸡苗长大后,今年底就能卖出去,最低估计能纯赚9000多元。”站在刚修建好的鸡舍里,冯春国一边喂鸡,一边笑着告诉记者,“如果今年一切顺利,熊书记和村干部还要给我送来更多的鸡苗,明年肯定能实现脱贫。”

对于熊杰来说,如何找准黄花村贫困的根源,并拿出切实可行的脱贫计划,成为他上任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后急需解决的难题。通过实地走访和精准识别后,黄花村对120户贫困户建档立卡。同时,熊杰在调研中还发现,这些贫困户中约40%是因病致贫。

“因病致贫是黄花村贫困的最突出特点。其余是由于基础建设落后,导致农副产品无法运输销售,以及缺乏农业产业相关专业技术所造成。”熊杰说。

找准了“病根”,熊杰开始带领村干部首先制定了《宣汉县胡家镇黄花村脱贫编制规划方案》,确定了“黄花村重点发展短、平、快产业”的脱贫思路。同时,熊杰协调相关县级单位,针对黄花村因病致贫贫困户比例偏重的实际情况,落实了“新农合报销后超出部分,由医院补贴300至3000元”的惠民政策,帮助贫困群众解决了看病难问题。此外,熊杰协调相关部门,力争在黄花村每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事实上,黄花村虽地处偏远,但自然资源优势突出。下一步,我们计划一手发展辣椒种植、土鸡养殖等见效快的产业,一手抓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打通和‘五马林场\’的旅游环线公路。”熊杰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我们力争在3年内,实现‘山上有树有花、山下有鸡有鱼、户户通公路、家家有钱赚\’的幸福生活,让黄花村如期实现脱贫奔康。”

□刘鑫 特约记者 王兴寨

新闻推荐

“产业园区+” 蹚出马伏村脱贫奔康路

村民正在园区务工除草对宣汉县清溪镇马伏村5组村民陈文能来说,今年是个好年头。自村里那块已荒芜9年的滑坡体开发成蜜柚园后,他家的日子一下子红火起来,不仅可以到产业园务工每天挣60元,还承包了园区...

宣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宣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王维舟纪念馆2016-07-26 22:11
评论:(黄花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0户,其中40%为因病致贫贫困户。为此,该村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找准“病根”,开出脱贫致富的“良方” 让疾病不再成为致富的“拦路虎”)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