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卡”火爆达州农村
“以前我也用过不少套餐,但这次套餐是最便宜的,所以我立马办了一个。”7月1日,通川区双龙镇双丰村4组村民张成明向记者展示了他最新办理的一款电信套餐。张成明儿子夫妇都在上海打工,通话量较大,以前办的套餐最低都要20元,这次5元钱就能打100分钟,他感觉很实惠。
正在村委会办事的5组村民庞佑富是电信的老用户了,因为娃儿喜欢上网,家里虽然装了电信169光纤宽带,但这次又为老伴办了一张电信卡,这下家里人人都有一部手机了,资费又便宜,电话想打就打。
村民们青睐的这个电信资费套餐,就是中国电信达州分公司在推动***工作中,专门为农村用户量身定做的“美丽乡村卡”。该卡有两种套餐:一是每月最低消费5元的“功能机”套餐,预存120元话费(分两年送完),送一部指定的功能机,每月可打100分钟(本地拨打不分长话市话,接听全免);二是每月最低消费15元的“智能机”套餐,预存360元话费(分两年送完),送一部指定的可上网的智能机,每月可使用2G流量和100分钟主叫通话时长。若再开通乡镇V网功能,每月只需1元,就可享受V网内3000分钟免费通话。
双丰村7组的邓尚忠64岁了,却是位手机“上网达人”。儿子、女儿都在山东定居,家里就他和老伴,与儿子、女儿联系一般都用微信。他还常常在手机上看新闻,查询天气等,是个“流量大户”。他说,上个月他的手机用了250多元的话费,全是流量用超了。这次听说电信推出了“美丽乡村卡”,15元可用2G流量,可高兴坏了,第一时间就转成了“美丽乡村卡”,花400元买了个vivo智能机(两年内返360元),上起网来再不用小心翼翼了。
电信巨额补贴降低消费门槛
“美丽乡村卡”是中国电信四川公司为助力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出台的一项重大惠民行动。就“美丽乡村卡”套餐而言,看似用户预存的话费,实际上只承担了手机成本,话费由电信全额返还。据电信达州分公司副总经理肖波介绍,电信为该套餐语音型用户每月补贴15元,免费使用100分钟全国通话时长;为流量型用户每月补贴65元,免费使用2G流量和100分钟全国通话时长。2年内中国电信为语音型用户累计补贴360元、为流量型用户累计补贴1560元。
这项惠民举措来源于2016年5月17日“电信日”召开的四川“网络强省”推进大会。会上,中国电信四川公司正式启动“***信息先行——美丽乡村卡信息扶贫”专项行动,计划投入24亿元专项扶贫基金,让100万户农村群众享有2年内“语音通话、手机上网”免费服务,以大幅降低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农民群众享受信息生活的门槛。
“实现人人用得起手机、家家看得上光纤电视、人人有就业机会、落实‘互联网+’推广培训。”6月13日,宣汉县樊哙镇政府发出文件通知,提出要在全镇开展信息化“***”,由中国电信宣汉分公司负责实施,2018年底在全县率先完成信息化脱贫攻坚任务。
这样的行动,已在达州广大农村迅速展开。
身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区域,又是四川省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的地区,中国电信达州分公司迅速行动,周密部署,将其作为2016年首要政治任务,及时启动“***信息先行——美丽乡村卡信息扶贫”专项行动。各县(市、区)分公司与当地党委政府紧密配合,共同推动信息化脱贫攻坚行动,力使达州市广大农民群众尽早享受到信息扶贫补贴政策。截至6月30日,全市已有近3万用户享受到中国电信***专项补贴。
培养消费习惯助推农村信息化建设
“农村地区一夜跨入光网新时代,享受到与城市同步的信息新生活。”2014年以来,中国电信达州分公司累计投入4亿元,完成“宽带乡村”工程1500个行政村宽带覆盖任务。无线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实现城区、乡镇、国道、省道、高速、高铁、三四类以上行政村3G网络的连续覆盖,4G网络实现了全市城区、乡镇和部分行政村的覆盖。
“而从实时数据来看,达州地区移动用户实际渗透率仅在60%左右。一方面,通信基础设施在大踏步推进,另一方面,通信设施的空置率较高,主要表现在广大农村地区移动通信用户较少,使用率较低,根本原因在于经济消费能力低下,通信消费需求未能释放出来。此次电信推出‘美丽乡村卡\’,就是为了降低农村地区通信消费门槛,让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村贫困群众享受通信科技带来的信息交换便利,搭上信息化建设的快车。并以此培养农村地区广大群众的信息消费习惯,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产业发展,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中国电信达州分公司副总经理肖波如此分析此次专项行动的作用和意义。
樊哙镇政府的文件显示,中国电信将主动为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提供直销员培训、基础电商平台使用培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扶贫对象为电信厅店直销员,提供系统的信息化提升培训。将深入践行“互联网+”战略,让扶贫对象免费使用“农技农”、“益农社”、“翼支付”、“天虎云商”等信息化应用。同时开展翼支付商超、爱心小屋建设,使扶贫对象体验到电子商务和电子金融服务的惠利。
没有农村的信息化就没有全社会的信息化。据悉,中国电信达州分公司以国家宽带乡村试点工程为抓手,统筹城乡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取得跨越式发展。围绕幸福美丽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信息化创新工作扎实推进。以“*** 信息先行”工作为契机,加快农村贫困区域网络覆盖,持续提升普遍服务能力,消除城乡数字鸿沟,加大资金资源倾斜力度,有效降低农村贫困人口信息消费门槛。
□本报记者 付勇
温馨提示
随着“美丽乡村”扶贫手机卡的有序发放,也有部分不法公司和个人借机浑水摸鱼,以普通资费卡误导和欺骗消费者。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中国电信达州分公司,提醒广大村民,只有符合以下条件的手机卡才是真正的扶贫卡:
1.两年不交套餐费;
2.免费通话和流量不限网内网外不限时段用途;
3.不强加付费业务;
4.认准中国电信。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有效预防夏季消防安全事故,连日来,宣汉县公安局石岭派出所全面落实辖区夏季消防安全工作措施,全力以赴做好夏季消防安全工作。该所组织民警进村入户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并在辖区部分路段悬挂消...
宣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宣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