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项目进大山,农家道路宽又平。深山建起别墅群,山寨客来天下迎。”
七月的大地,骄阳似火,酷热难耐。而在海拔1300米的宣汉县龙泉土家族乡黄连村,清凉如秋,舒适如春,极具浓郁民族风情的“土家新寨”正已崭新姿态喜迎四方宾客……
谁能相信,一个曾经的“出行难、饮水难、看病就医难、村民增收难”的宣汉县有名贫困村,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神奇般地脱贫致富,并成为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之一。
“做梦也没有想到黄连村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看到一拨又一拨的游客在寨子里流连忘返,土家山寨的百姓脸上纷纷笑开了花。黄连村的乡村旅游只是宣汉县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自2015年全县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成功减贫3.63万人;今年1—6月,宣汉县精准减贫2.7万人。
数字的背后蕴含着全县干部群众辛勤的汗水,其成功的路径是什么?
培育脱贫攻坚“核动力”
宣汉县地处四川最东边,幅员面积4271平方公里,辖54个乡镇、491个村、77个社区,人口132万,有建卡贫困村211个、贫困人口14.31万,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县。面对困难,宣汉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准脱贫各项决策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大力实施“开发扶贫”战略,举全县之力、聚各方资源,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大力实施兴工强县、开发扶贫、全域旅游“三大战略”,强力推进“双核双区”,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均衡发展,奋力建设繁荣美丽新宣汉,努力争当川东北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领头羊”。
务实的精神成了宣汉追赶跨越发展的“核动力”。如今行走在宣汉,听到最多的是企业谈项目,讲发展;感受最深的是各级干部群众大力弘扬“务实精神”;体现最多的是各级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堡垒作用和各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骨干作用。全县干部群众真抓实干、攻坚破难,在4271平方公里土地上,铺就了一条脱贫奔康新路。
打造脱贫攻坚“主引擎”
(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卢诗祺叶建平记者近日在“国贫县”四川宣汉县走访时发现,当地减停低保6350户,其中违规办理者高达1400多户。有的干部借低保确认权受贿,收受村民礼金才给村民低保;有的干部将低保指标当贿赂...
宣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宣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