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宣汉县针对不同类型党员,坚持分类指导、创新载体,激励党员在脱贫攻坚一线发挥作用,争当攻坚先锋。
激励机关党员扶贫争先
“有了这个救命钱,一切都好办了。”近日,在宣汉县天宝乡大沙村,贫困户庞任信收到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李田菊送来的党员***示范补助资金时高兴地说。
庞任信打算兴办一个养牛场,但由于缺乏启动资金,一直未能办成。李田菊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联系多个部门,为庞任信协调争取到了养殖场的建设资金。
宣汉县有211个建卡贫困村。去年以来,该县从县级机关抽派了211名懂政策、有技术的年轻党员到贫困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他们上任后,进村入户做调研、谋发展、送政策,积极帮助贫困户探寻致富门路,协调发展资金,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这些‘第一书记\’硬是不一样,他们带着铺盖卷来到村里,与村民一起搞生产、传技术,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我们拔掉‘穷根\’。”庞任信赞叹着说。
目前,宣汉县除了派驻“第一书记”长期驻村帮扶外,各县级部门及乡(镇)机关党员也与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搬进田间地头,开创了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奋勇争先的生动局面。
激发农村党员争当奔康先锋
“你看嘛,我们一分钱本钱都没出,这200只鸡再饲养半年后就可以上市销售了。”隘口乡木龙村贫困党员李洪轩感激地说。
这是宣汉县教科局开展的“爱心寄养”帮扶活动,免费将鸡苗送给贫困党员寄养,承诺养成后,帮助联系销售。
据悉,该县采取“党员帮户、总支帮村”模式,坚持从实际出发,为农村党员特别是贫困党员制定了“产前、产中、产后”帮扶思路,推出多种“帮扶套餐”,全程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产前,提供资金、技术帮扶;产中,强化跟踪服务,降低农户生产风险;产后,帮助联系销路,确保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
自今年“脱贫攻坚党旗红、奔康路上争先锋”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广大农村党员特别是贫困党员在各级党组织的帮助下,创办或领办种植业、养殖业,带动周边农户创业近7500余户。该活动不仅收到了脱贫攻坚的成效,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农村党员争当奔康先锋、争做合格党员。
引导流动党员返乡创业
柳池乡金竹村普通党员符必卫,曾在外务工15年。2015年初,符必卫回村创办了一个养猪场,养殖了近400头生猪,目前已出栏生猪300余头,实现年收入10余万元。在他的带动下,金竹村现有10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4户、20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2户。
近年来,宣汉县广搭平台,大力实施“回引行动”、“孵化行动”,探索建立了返乡人才创业专项资金,开辟服务返乡创业人员“绿色通道”,并通过电话联络、登门拜访、座谈联谊等方式,进行“点对点”动员,积极引导在外创业的优秀党员回村创业、带动发展。
截至目前,该县共引导181名优秀党员回乡创业,带头发展种养殖产业176个,带动辐射周边近3200余户农户发展种养殖业,解决就业岗位1300余个。
(张阳 杜小平 柒晓华)
新闻推荐
这是2012年1月1日拍摄的四川普光气田天然气净化厂的火炬塔。截至2011年12月23日零时,中国石化旗下四川普光气田主体全年累计生产混合气78.48亿立方米、净化天然气59.13亿立方米,外供商品气54.77亿...
宣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