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德阳新闻 > 正文

“编号31”透析16年 前30都走了 他算得上全省坚持透析最久的尿毒症患者之一,为了治病还创起了业

来源:成都商报 2013-03-15 12:26   https://www.yybnet.net/

成都商报记者 梁凡 实习生 黄玉洁 李佳欣

核心提示

家人的支持

为了给他治病,他和家人开起火锅店,如今,在北京、德阳、自贡、中江等地开店或发展加盟店。

他的乐观

一周要接受3次透析,每次出门前,付昌文都要联系好当地的医院,在旅游间隙抽空进行。

“多亏了家人,不然我早就死了。”每当谈起自己16年的透析经历时,他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1996年,付昌文被查出尿毒症,并于次年接受透析治疗。今年是他接受透析的第16年,67岁的付昌文已是省医院透析时间最长的尿毒症患者。

面对重症,付昌文和家人没有放弃。为了维持治疗费用,他和家人从摆早点摊开始创业。付昌文还在家人的陪伴下出去旅游,并在旅游间隙进行透析。

患恶疾 花光积蓄负债累累

昨日是世界肾脏病日。下午1时许,付昌文走进四川省人民医院肾病中心,接受血液透析。这已是他接受透析的第16年。4小时后,付昌文完成血液透析,又一个人赶公交车回双流。

1996年初,付昌文感觉身体不适,被确诊为尿毒症。家人带着他四处求医,短短一年时间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1997年4月,付昌文一天之内休克4次,医院下发病危通知书。后来,付昌文转入省医院,开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

付昌文说,开始时每次透析和注射的药物要花费1000多元。因为经济困难,付昌文透析的次数从一周三次改为两周三次,但家里依旧欠了不少债。

不放弃 家人创业为他治病

刚开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付昌文难以忍受疾病折磨和巨额医药费,想要放弃生命。付昌文说,当时他多次想放弃治疗,甚至离家出走,但是妻子张爱华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他。付昌文还记得,那时妻子总是安慰他:“人在就好,钱我们再去挣。”

为了维持丈夫的血液透析治疗,张爱华在双流棠湖公园做起了早餐生意。那时,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天还不亮,张爱华就出门卖包子、饺子、锅盔等小吃。卖了一段时间早餐后,张爱华和付昌文卖起了串串香。

几年后,他们开了一家火锅店,日子逐渐好转。不久,他们又在成都开了分店。如今,他们在北京、德阳、自贡、中江等地开店或发展加盟店,付昌文的两个儿子在双流建起了火锅食材加工厂。

做透析 边旅游边抽空治病

如今,每周三次的透析,付昌文都是自己早上坐公交车从双流赶到省医院草堂病区。下午做完透析,他还会买点火锅店的菜和配料,自己再赶车回家。

在省医院肾病中心,付昌文有一个编号:31。这个号码是按照开始接受透析的时间所定的,也就是说,省医院只有30个人接受透析的时间比付昌文早。不过,省医院肾病中心主任王莉介绍,大约在5年前,编号前30名患者都已去世,付昌文是省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间最长的患者。即便在全省范围内,付昌文也算得上坚持透析最久的尿毒症患者之一。

长年的透析治疗,使付昌文浑身不时出现疼痛,手部因为长期扎针出现了软管综合症,麻木僵硬。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付昌文对生活的热情。从2005年起,付昌文开始到各地旅游。这些年来,他去过新疆、海南、山西等地方。

由于一周要接受3次透析,每次出门前,付昌文都要联系好当地的医院,在旅游间隙抽空进行。付昌文说,每次出游都有家人的陪伴,在海南他还去潜水,家人都没有反对。

“多亏了家人,不然我早就死了。”每当谈起自己16年的透析经历时,付昌文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在他看来,自己之所以能坚持这么久,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同时,他也保持了乐观的心态,每天都有好心情。

医生提醒

常查尿常规 年轻人别大意

省医院肾病中心主任王莉介绍,目前四川范围内约有800万的慢性肾病患者。其中高危人群(65岁以上)、代谢性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都有增加慢性肾病的危险。

王莉提醒,慢性肾病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年轻人肾炎发病率很高,但是初期症状不明显。等症状明显时到医院就诊,一般病情已经到了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王莉建议,不同年龄段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每隔一两年就做一次尿常规检测。

新闻推荐

假警察“扫黄”:不想被拘留就交钱 这两名假冒警察的男子已被刑拘 警方提醒:警方办案绝不可能有现场索要罚款等行为

成公宣成都商报记者张漫摄影报道核心提示唐某坦白自己的全套假警察“设备”均是在网上采购置办,而唐某的***上还有成华区公安分局的印章。成华警方介绍:真正的警官证上并没有分局印章警官证、...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编号31”透析16年 前30都走了 他算得上全省坚持透析最久的尿毒症患者之一,为了治病还创起了业)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