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德阳新闻 > 正文

因地制宜 建设特色小城镇

来源:德阳日报 2016-04-19 22:46   https://www.yybnet.net/

近年来,德阳市紧紧抓住全省“百镇建设行动”机遇,围绕“镇美产业特、民富经济强、人和环境优”的目标,以规划为引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特色突出为灵魂,以开拓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使之成为功能完善、产业配套、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化重要载体。

规划引领 下好城镇建设“一盘棋”

2013年以来,德阳市中江集凤、旌阳孝泉等10个省级百镇试点镇率先探路,聘请具有乙级资质以上的设计院完成了总体规划修编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并注重与城镇总体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相协调,合理设定和控制城镇开发边界,明确划定空间管制范围,提高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在城镇建设上,试点镇严格按照“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和“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从批地到设计、建设实行“一站式”管理,建设项目必须由建管员现场勘察、定位放线,分管领导把关,镇主要领导负总责。为了保证在建项目的质量安全和进度,建立了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的机制,确保了建设项目的有效推进。

同时,按照“改革创新、完善机制、提高效率”的工作思路,全市构建起了符合试点镇区域特点和发展要求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包括在10个试点镇成立了规划建设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经费;在小城镇设立了执法机构,派驻执法队伍,加大对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行为的处置力度,切实加强了城镇日常管理;在乡镇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推进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35项服务职能从县向乡镇和社区延伸,实现了乡镇居民“上一个网、进一道门、办所有事”。

立足实际 促进小城镇特色发展

工业园区带动发展。广汉小汉、罗江金山、中江辑庆、绵竹新市、广汉向阳、什邡洛水等小城镇以工业园区为依托,推动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和集约利用,促进城镇与园区的深度融合,实现了产镇一体化发展。如小汉镇通过完善工业园区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为企业发展铺路搭桥,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目前,小汉镇有工业企业2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36家,基本形成了不锈钢、机械建材、医药食品三大主导产业,吸纳就业人口7000余人。

商贸物流带动发展。什邡师古镇依托地缘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商品物流和集中贸易,并将产业发展和设施建设统一规划、统筹推进,推动产业和人口集聚,城镇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如今的师古镇,超市多了,环境美了,人气旺了,投资者来了,商贸型重点镇建设初见成效。

特色旅游带动发展。旌阳孝泉、绵竹汉旺、中江集凤等镇立足特色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文化旅游产业的培育和开发,打造了特色鲜明的城镇品牌。如集凤镇发展“春赏芍花、夏尝野菌、秋品硕果、冬观雪景”的特色旅游,抓住芍药花独特的观赏性,以花为媒,积极推进“芍药谷AAAA级旅游区”建设,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子。

   强化保障 实现城乡一体互动共荣

为增强小城镇建设保障能力,德阳市大力推行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经营企业化、设施享用市场化的模式,构建起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各县(市、区)选派了一批讲政治、懂经济、精业务、善管理的干部和人才充实到试点镇,选好配强了乡镇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并定期组织专家对省级百镇试点镇发展进行指导。在考核激励方面,将“百镇建设试点行动”列入年度考核,制定出台了《德阳市百镇试点建设考核评价办法》,并完善了相关考核实施细则,对试点镇建设实施动态考核管理。

通过试点镇引路,全市小城镇全面发展,配套设施、公共设施日趋完善,吸引了城市和周边乡镇的群众到小城镇购房居家。城里的人在小城镇能享受到田园风情的惬意,而农村的群众在小城镇能享受到堪比城市的公共服务环境,形成了城乡一体、和谐共荣的新局面。通过一、二、三产的良性互动,让到小城镇的群众不仅有舒适的居住条件,还能找到发家致富的新途径,人气有了,商机有了,城镇活了,城镇“空心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本报记者 许江韵 整理

近年来,德阳市紧紧抓住全省“百镇建设行动”机遇,围绕“镇美产业特、民富经济强、人和环境优”的目标,以规划为引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特色突出为灵魂,以开拓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使之成为功能完善、产业配套、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化重要载体。

规划引领 下好城镇建设“一盘棋”

2013年以来,德阳市中江集凤、旌阳孝泉等10个省级百镇试点镇率先探路,聘请具有乙级资质以上的设计院完成了总体规划修编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并注重与城镇总体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相协调,合理设定和控制城镇开发边界,明确划定空间管制范围,提高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在城镇建设上,试点镇严格按照“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和“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从批地到设计、建设实行“一站式”管理,建设项目必须由建管员现场勘察、定位放线,分管领导把关,镇主要领导负总责。为了保证在建项目的质量安全和进度,建立了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的机制,确保了建设项目的有效推进。

同时,按照“改革创新、完善机制、提高效率”的工作思路,全市构建起了符合试点镇区域特点和发展要求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包括在10个试点镇成立了规划建设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经费;在小城镇设立了执法机构,派驻执法队伍,加大对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行为的处置力度,切实加强了城镇日常管理;在乡镇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推进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35项服务职能从县向乡镇和社区延伸,实现了乡镇居民“上一个网、进一道门、办所有事”。

立足实际 促进小城镇特色发展

工业园区带动发展。广汉小汉、罗江金山、中江辑庆、绵竹新市、广汉向阳、什邡洛水等小城镇以工业园区为依托,推动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和集约利用,促进城镇与园区的深度融合,实现了产镇一体化发展。如小汉镇通过完善工业园区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为企业发展铺路搭桥,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目前,小汉镇有工业企业2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36家,基本形成了不锈钢、机械建材、医药食品三大主导产业,吸纳就业人口7000余人。

商贸物流带动发展。什邡师古镇依托地缘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商品物流和集中贸易,并将产业发展和设施建设统一规划、统筹推进,推动产业和人口集聚,城镇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如今的师古镇,超市多了,环境美了,人气旺了,投资者来了,商贸型重点镇建设初见成效。

特色旅游带动发展。旌阳孝泉、绵竹汉旺、中江集凤等镇立足特色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文化旅游产业的培育和开发,打造了特色鲜明的城镇品牌。如集凤镇发展“春赏芍花、夏尝野菌、秋品硕果、冬观雪景”的特色旅游,抓住芍药花独特的观赏性,以花为媒,积极推进“芍药谷AAAA级旅游区”建设,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子。

   强化保障 实现城乡一体互动共荣

为增强小城镇建设保障能力,德阳市大力推行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经营企业化、设施享用市场化的模式,构建起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各县(市、区)选派了一批讲政治、懂经济、精业务、善管理的干部和人才充实到试点镇,选好配强了乡镇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并定期组织专家对省级百镇试点镇发展进行指导。在考核激励方面,将“百镇建设试点行动”列入年度考核,制定出台了《德阳市百镇试点建设考核评价办法》,并完善了相关考核实施细则,对试点镇建设实施动态考核管理。

通过试点镇引路,全市小城镇全面发展,配套设施、公共设施日趋完善,吸引了城市和周边乡镇的群众到小城镇购房居家。城里的人在小城镇能享受到田园风情的惬意,而农村的群众在小城镇能享受到堪比城市的公共服务环境,形成了城乡一体、和谐共荣的新局面。通过一、二、三产的良性互动,让到小城镇的群众不仅有舒适的居住条件,还能找到发家致富的新途径,人气有了,商机有了,城镇活了,城镇“空心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本报记者 许江韵 整理

新闻推荐

低价促销去库存 创新营销谋发展 ——“汉裳雅服”德阳市第十届房车家装展房产展区表现综述

本报记者陈德摄——“汉裳雅服”德阳市第十届房车家装展房产展区表现综述规模宏大的高端展出,如潮涌动的海量人流;点缀会场的娇艳鲜花,燃放空中的七彩礼炮;欢快激越的歌舞表演,精彩纷呈的展会活动……...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因地制宜 建设特色小城镇)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