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德阳新闻 > 正文

一场电商与实体店的博弈……

来源:德阳日报 2016-08-25 21:12   https://www.yybnet.net/

日前,记者路经南街商业街时发现,关闭的门店较之前又多了几家,张贴转租广告的门店较之前也多了几家。尚且开张营业的店铺,招揽顾客的广播声、音乐声一家高过一家,促销打折力度一家胜过一家,但面对街面上已大幅减少的人流量,各个商家也只能“一声叹息”。

在无数“老德阳”的记忆中,南街商业街的曾经是何等辉煌!那时,一家家旺铺鳞次栉比,一波波消费者摩肩接踵,一单单生意应接不暇,一户户商家眉开眼笑。

而现在,曾经繁华无比的南街商业街却眼看着日渐萧条,商家的生意眼看着日渐惨淡,经营艰难。是电商冲击所致?是老旧环境所影响?是单一业态所困扰?是配套缺乏所限制?……或许,这些都是其中的原因吧!

姑且不论南街商业街实体店铺经营日渐困难的原因中,是电商冲击的比重更大,还是老旧环境限制的比重更大,看看近几年不断开业面市的各大卖场吧!以盛唐摩尔为例,十年前在旌东片区闪亮登场时,经营如日中天,但最近几年,其中商家经营越来越难以为继,以至现在不得不面对残酷的市场现状,整体改造升级。

我们都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线下卖场的人流开始逐渐减少,3C类卖场、书店、服装店、超市等卖场如今已没有了往日的光彩,曾经在卖场中川流不息的人群也成为了难得一见的景象。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已更加习惯于通过电商购物,应用网站或APP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你或许并不是很了解所要购买的商品,但是商品的广告以及购买评论或许就能够给出答案。

受电商的冲击,实体店看起来大有一蹶不振,回天无力之势。但与此矛盾的是,现在淘宝、京东、亚马逊、当当等曾经靠电商起家的企业,又纷纷在快马加鞭地布局各自的实体店版图。你是否发现,在德阳,一系列跨境购体验店、网购体验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究竟是实体店会被电商击垮,还是会重回实体店的天下,抑或最终形成一种全新的商业购物消费模式?值得探讨,更值得期待。

现象:实体店大量关停

网购时代即将到来?

熟悉北京,熟悉中关村的人,对中关村海龙电子城一定不会陌生。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曾被国人视为离高科技产品最近的地方,被视为中关村地标式的存在,在走过17年的经营发展之路后,于今年7月7日“寿终正寝”,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中关村海龙电子城关停,如期而至。而当年曾与海龙电子城一起叱咤风云的太平洋广场、中关村e世界,其寿命更短。相关报道里提到,关停后,此处将打造海龙大厦智能硬件创新中心。这个曾经的卖场楼,开始向写字楼转型。往日周末中关村的停车位一位难求,如今随着企业在周末放假也让中关村“冷清”了不少。

其实不光是像中关村这类的3C卖场,现在你去到任何一家实体零售店,可能都会遇到销售人员比顾客还要多的情况。的确,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电商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而实体店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电商出现之前,实体零售几乎是消费者购买零售产品的唯一渠道。而如今消费者更加倾向于通过电商购物,更为低廉的价格与更为方便的送货上门是实体零售无法比拟的。

不可否认,“互联网+”时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想要的东西,所有的“离家近”与“促销价”都变得毫无吸引力。但凡家有网购者,上到老人下到小孩,都已经学会了在实体店看样,回头上网找低价。而一大部分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日用品市场更是早已经被淘宝、京东、一号店等瓜分。因为这些商品是不需要用户过脑子的产品,单客年消费量也相对稳定,所以正常人都会选择靠谱的物流而不是自己去超市拎回来。

实际上,这已经把一大部分实体零售企业的命革了,同时这又直接促成了电商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网店的增长速度成倍上升,销售规模不断扩大。现在连家电行业的大佬们都备感压力,舆论也纷纷猜测“网购时代即将到来”。

现象:电商大鳄布局实体店

实体店取代电商而复苏?

这些年,受电商冲击而倒下的实体店不胜枚举,实体店关店的消息频繁爆出,亏损、利润大跌、客流稀少、被迫转型等词汇不断出现。但是,2015年11月初,美国亚马逊在西雅图开了一家实体书店的消息爆出,让人们大跌眼镜。而不到一个月,中国当当也高调宣布,未来要开1000家书店,并且第一家在12月就会在长沙开业。这则消息更是让人费解。

亚马逊和当当最初就是搞垮了那些实体店赢得了市场,最终做大做强了的,为何自己又开起了实体店?电商有搞死实体店的一万个理由,那为何又回来找死?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在过去的一年,不只是亚马逊和当当,还有很多电商企业低调布置了线下业务,这阵势看起来大有实体店复苏之势:

2014年年底,淘宝就在广州开了首家淘宝体验厅,淘宝会员可以在这里休息、用餐、体验淘宝产品,免费提供Wifi。2015年,阿里巴巴还全线渠道下沉,要让淘宝在祖国的农村大地遍地开花。

京东全国首家综合服务中心则在2015年2月份在山西太原正式投入运营,其首个智能娱乐体验馆“JDSPACE”也于2015年5月初正式营业。

此外,膜法世家创始人黄晓东也说2016年将在现有实体店的基础上增开多家实体店;茵曼也在布局线下零售网络,5年内开10000家实体店;还有御泥坊、阿芙精油……看样子,实体店大有“复苏”之势。

电商如此密集布局实体店,肯定不是脑袋一热,说干就干的,而是经过精细的市场调研、缜密的思考得出结论的。细细分析,电商开实体店大概有这么几条原因:

第一,转化率倒逼电商转向。电商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市场越来越成熟,如今线上顾客的增长遇到瓶颈,而且线上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在线下开实体店,加强顾客的购物体验,不失为一种为线上引流的好方法;

第二,加强资源的整合。虽然网购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网购并不能满足我们生活的全部。我们还是有很多时间在外面,需要一些体验式消费活动。这就要求商家加以整合,形成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作战方针,从而又获得一块巨大的市场;

第三,在渠道下沉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过程中,实体店是不可避免的连接点,但这又是市场蓝海。在此布局实体店,似乎就大有作为了。

猜想:融合才是未来趋势

笑到最后,才笑得最美!

每一次战争之后都会有一些国家迅速强大起来,每一次的竞争和冲击都会产生一些更强、更大的品牌,关键看你有没有信心去正面迎接竞争,有没有危机意识。

回到实体店和电商发展的话题。在电商与实体店的博弈中,究竟谁才会笑到最后?还是二者必须完美结合,线上线下齐头并进才会拥抱明天?

有人认为,未来的网络销售并不能完全占据商业的市场,电商和传统零售实体店在未来可能并非相斥,而是相互吸引,二者在未来一定会有一个慢慢融合的过程。

融合,应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越来越多的商家会把真正核心的技术放在实体店里,通过服务满足顾客感官上的需求,娱乐、便捷的购物体验是提升服务的关键点。未来,理发店可能会与餐厅共处一室,自行车店可能同时也是咖啡店……电商与实体店肯定要融合,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针对实体店与电商未来发展这一话题,下期,我们将邀请德阳不同行业领域的商家发表各自的观点展开讨论,敬请关注。本报记者 郭丽娟

日前,记者路经南街商业街时发现,关闭的门店较之前又多了几家,张贴转租广告的门店较之前也多了几家。尚且开张营业的店铺,招揽顾客的广播声、音乐声一家高过一家,促销打折力度一家胜过一家,但面对街面上已大幅减少的人流量,各个商家也只能“一声叹息”。

在无数“老德阳”的记忆中,南街商业街的曾经是何等辉煌!那时,一家家旺铺鳞次栉比,一波波消费者摩肩接踵,一单单生意应接不暇,一户户商家眉开眼笑。

而现在,曾经繁华无比的南街商业街却眼看着日渐萧条,商家的生意眼看着日渐惨淡,经营艰难。是电商冲击所致?是老旧环境所影响?是单一业态所困扰?是配套缺乏所限制?……或许,这些都是其中的原因吧!

姑且不论南街商业街实体店铺经营日渐困难的原因中,是电商冲击的比重更大,还是老旧环境限制的比重更大,看看近几年不断开业面市的各大卖场吧!以盛唐摩尔为例,十年前在旌东片区闪亮登场时,经营如日中天,但最近几年,其中商家经营越来越难以为继,以至现在不得不面对残酷的市场现状,整体改造升级。

我们都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线下卖场的人流开始逐渐减少,3C类卖场、书店、服装店、超市等卖场如今已没有了往日的光彩,曾经在卖场中川流不息的人群也成为了难得一见的景象。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已更加习惯于通过电商购物,应用网站或APP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你或许并不是很了解所要购买的商品,但是商品的广告以及购买评论或许就能够给出答案。

受电商的冲击,实体店看起来大有一蹶不振,回天无力之势。但与此矛盾的是,现在淘宝、京东、亚马逊、当当等曾经靠电商起家的企业,又纷纷在快马加鞭地布局各自的实体店版图。你是否发现,在德阳,一系列跨境购体验店、网购体验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究竟是实体店会被电商击垮,还是会重回实体店的天下,抑或最终形成一种全新的商业购物消费模式?值得探讨,更值得期待。

现象:实体店大量关停

网购时代即将到来?

熟悉北京,熟悉中关村的人,对中关村海龙电子城一定不会陌生。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曾被国人视为离高科技产品最近的地方,被视为中关村地标式的存在,在走过17年的经营发展之路后,于今年7月7日“寿终正寝”,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中关村海龙电子城关停,如期而至。而当年曾与海龙电子城一起叱咤风云的太平洋广场、中关村e世界,其寿命更短。相关报道里提到,关停后,此处将打造海龙大厦智能硬件创新中心。这个曾经的卖场楼,开始向写字楼转型。往日周末中关村的停车位一位难求,如今随着企业在周末放假也让中关村“冷清”了不少。

其实不光是像中关村这类的3C卖场,现在你去到任何一家实体零售店,可能都会遇到销售人员比顾客还要多的情况。的确,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电商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而实体店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电商出现之前,实体零售几乎是消费者购买零售产品的唯一渠道。而如今消费者更加倾向于通过电商购物,更为低廉的价格与更为方便的送货上门是实体零售无法比拟的。

不可否认,“互联网+”时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想要的东西,所有的“离家近”与“促销价”都变得毫无吸引力。但凡家有网购者,上到老人下到小孩,都已经学会了在实体店看样,回头上网找低价。而一大部分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日用品市场更是早已经被淘宝、京东、一号店等瓜分。因为这些商品是不需要用户过脑子的产品,单客年消费量也相对稳定,所以正常人都会选择靠谱的物流而不是自己去超市拎回来。

实际上,这已经把一大部分实体零售企业的命革了,同时这又直接促成了电商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网店的增长速度成倍上升,销售规模不断扩大。现在连家电行业的大佬们都备感压力,舆论也纷纷猜测“网购时代即将到来”。

现象:电商大鳄布局实体店

实体店取代电商而复苏?

这些年,受电商冲击而倒下的实体店不胜枚举,实体店关店的消息频繁爆出,亏损、利润大跌、客流稀少、被迫转型等词汇不断出现。但是,2015年11月初,美国亚马逊在西雅图开了一家实体书店的消息爆出,让人们大跌眼镜。而不到一个月,中国当当也高调宣布,未来要开1000家书店,并且第一家在12月就会在长沙开业。这则消息更是让人费解。

亚马逊和当当最初就是搞垮了那些实体店赢得了市场,最终做大做强了的,为何自己又开起了实体店?电商有搞死实体店的一万个理由,那为何又回来找死?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在过去的一年,不只是亚马逊和当当,还有很多电商企业低调布置了线下业务,这阵势看起来大有实体店复苏之势:

2014年年底,淘宝就在广州开了首家淘宝体验厅,淘宝会员可以在这里休息、用餐、体验淘宝产品,免费提供Wifi。2015年,阿里巴巴还全线渠道下沉,要让淘宝在祖国的农村大地遍地开花。

京东全国首家综合服务中心则在2015年2月份在山西太原正式投入运营,其首个智能娱乐体验馆“JDSPACE”也于2015年5月初正式营业。

此外,膜法世家创始人黄晓东也说2016年将在现有实体店的基础上增开多家实体店;茵曼也在布局线下零售网络,5年内开10000家实体店;还有御泥坊、阿芙精油……看样子,实体店大有“复苏”之势。

电商如此密集布局实体店,肯定不是脑袋一热,说干就干的,而是经过精细的市场调研、缜密的思考得出结论的。细细分析,电商开实体店大概有这么几条原因:

第一,转化率倒逼电商转向。电商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市场越来越成熟,如今线上顾客的增长遇到瓶颈,而且线上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在线下开实体店,加强顾客的购物体验,不失为一种为线上引流的好方法;

第二,加强资源的整合。虽然网购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网购并不能满足我们生活的全部。我们还是有很多时间在外面,需要一些体验式消费活动。这就要求商家加以整合,形成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作战方针,从而又获得一块巨大的市场;

第三,在渠道下沉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过程中,实体店是不可避免的连接点,但这又是市场蓝海。在此布局实体店,似乎就大有作为了。

猜想:融合才是未来趋势

笑到最后,才笑得最美!

每一次战争之后都会有一些国家迅速强大起来,每一次的竞争和冲击都会产生一些更强、更大的品牌,关键看你有没有信心去正面迎接竞争,有没有危机意识。

回到实体店和电商发展的话题。在电商与实体店的博弈中,究竟谁才会笑到最后?还是二者必须完美结合,线上线下齐头并进才会拥抱明天?

有人认为,未来的网络销售并不能完全占据商业的市场,电商和传统零售实体店在未来可能并非相斥,而是相互吸引,二者在未来一定会有一个慢慢融合的过程。

融合,应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越来越多的商家会把真正核心的技术放在实体店里,通过服务满足顾客感官上的需求,娱乐、便捷的购物体验是提升服务的关键点。未来,理发店可能会与餐厅共处一室,自行车店可能同时也是咖啡店……电商与实体店肯定要融合,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针对实体店与电商未来发展这一话题,下期,我们将邀请德阳不同行业领域的商家发表各自的观点展开讨论,敬请关注。本报记者 郭丽娟

新闻推荐

市财政局学习贯彻 市委七届十四次全会精神

(记者唐茂通讯员彭会明)8月23日,市政协副主席,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龙春组织召开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市委七届十四次全会精神和《中共德阳市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德阳的决定》。会议指出,财...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场电商与实体店的博弈……)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