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德阳 今日广汉 今日什邡 今日绵竹 今日中江 今日罗江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今日什邡 > 正文

四川中烟 书写高质量发展不断代的答卷

来源:四川日报 2020-06-24 06:05   https://www.yybnet.net/

中国雪茄之乡——四川什邡市。

四川中烟品质革命成果汇报现场。

2017年11月8日,中国雪茄博物馆开馆。

四川中烟长城雪茄厂。

6月18日,仲夏时节。四川中烟下属的长城雪茄厂传来好消息:公司手工产品销量突破200万支,同比增幅达122%。

要知道,这一数字,相当于2019年全年的销量。这意味着,他们以不到半年的时间完成了去年一年的销量。

站在产业发展第二个百年新的历史起点,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四川中烟勇于担当担责,以上述数据彰显了其自身发展的韧劲和动能。作为一家工业企业,四川中烟深入贯彻省委关于“工业挑大梁”的部署要求,迎难而上,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也推动自身发展迈入新阶段。□献瑞 (图片由四川中烟提供)

A

百年历史:

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成都以北50公里,中国雪茄博物馆静静坐落于四川省什邡市。馆藏文物中,有一台小型的托盘天平格外引人关注。

这是80多年前当地工人用来称重的设备。一台天平,称出了工匠精神的分量。在当时,人们普遍以“两”计重,可这台天平的精确程度就达到了“克”。

虽然天平已经锈迹斑斑,但背后的工匠精神永不生锈。穿越百年,这份工匠精神始终薪火相传,永不断代。

同一时间,就在距离中国雪茄博物馆几百米远的生产车间内,几十名工人正在忙碌工作。

尽管工作环境已经非常现代化,但工作流程、方法依然沿袭100年前的“老规矩”:

从田间到商品,230道工序,一个也不能少;产品全部手工卷制,长度精确到毫米级、重量精确到克……

这些程序,很多都是在一个世纪前,长城雪茄厂的前身——益川工业社就已经定下。

1918年,四川什邡人王叔言开设了益川工业社,由此拉开了中国雪茄产业化发展的大幕。

在随后的百年发展中,川烟工业顽强拼搏、攻坚克难,准确把握发展机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这一过程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始终传承并不断强化:

1937年,日产量首次突破两万支,产品畅销;

1938年,荣获莫斯科国际农产品展览会金奖。

1970年,赴大马士革参加第十七届国际博览会,荣获“大马士革”国际金奖;

2010年,产品首次出口欧洲市场;

2018年,在川烟工业百年华诞之际,手工产品销售突破100万支,当年盈利超过1亿元;

2019年,销量再次翻番,全年盈利超过3亿元。

进入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销量依然逆势攀升。

穿越百年时光,四川中烟产业不断壮大规模,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不断“走出去”,拥抱世界。

这一过程中,四川中烟推动从传统卷烟制造商到优品生活服务商的转变,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的品牌势能。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四川中烟传承百年积淀,秉承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坚持匠心苛求、精工细作,挖掘品牌文化内涵和哲学价值,转化为发展成果。

B

全球视野:

以创新引领发展

在什邡长城雪茄厂,工人们展示了一款印有图案的制作材料,让人眼前一亮:这种材料的图案不是使用油墨印制的,而是采用天然提取物印制上去的,环保且具有防伪功能。

正是这种产品的研发推出,破解了长期以来制约食品工业的一大难题:如何解决食品上的印刷问题?看似微小的成果,凸显的是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

那就是,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以技术、服务和品质创新,为四川中烟品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放眼四川中烟的产业发展,类似的创新成果不胜枚举。在香料设计领域,公司创造性地融合了陈皮和薄荷精华,设计开发出了一款新型的陈皮薄荷香型香料;在材料领域,创造性推出了凝胶滤棒和香料线滤棒,实现了增香保润双重功效……

一系列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背后是四川中烟坚持创新引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笃定意志。

——夯实创新之基。近两年来,四川中烟携手四川、湖北、海南、贵州及云南等地烟草专卖局共同开展原料基地建设与原料基础研究工作,初步在四川德阳、湖北恩施和海南儋州筛选出20余个优质国产原料品种;

同时,四川中烟会同江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和郑州烟草研究院等多家行业内外科研院校,在产品物质内涵、工艺技术体系、原料发酵和成品存养等领域展开合作。

中式雪茄“醇甜香”品类构建的提出,是四川中烟解决行业困境、应对国际竞争、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的主动作为和有效尝试。

——拓展创新之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经济活动一度按下“暂停键”,与此同时线上新型消费业态不断涌现。

四川中烟积极捕捉发展机遇,采取一系列灵活多变的应对措施,因势利导创新产品营销的新思路,将线上“云概念”思路与产品营销相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营销优势,逆势而上。

当前,四川中烟作为中国最大的雪茄生产企业,更承担着“雪茄破题”的行业责任。四川中烟紧紧围绕“打造世界知名品牌”的使命,不断筑牢产品品质根基。

在消费升级的时代浪潮中,四川中烟更是成为国家品牌建设的践行者,助推品牌发展。

品质是品牌的基石,没有过硬的品质做支撑,品牌则犹如无本之木,难以长久,具备百年积淀的四川中烟深谙此道。

——壮大创新之力。精心打造技术过硬的专业团队,用心打磨每一个工艺环节,用品质为川烟代言。

在四川中烟,参与创新活动的人数达到3500多人。

这意味着,每两名普通员工中,就有超过1人在参与创新。参与创新的人多,成果也多。截至目前,四川中烟创新工作室、QC小组、六西格玛项目组和精微改善课题组等群众性创新组织开展各级科研项目88项、QC课题120个、各类改善项目494项;发表各类文章465篇;

获批准和实审发明专利、新型实用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06项;增加经济效益19亿元;节约成本9376万元。

以四川中烟“丁为产品创新工作室”为例,该工作室打破传统技术,在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利用近红外谱图,推动有关技术向“数字化”转变,为企业节约成本达2680万元。

再说“麻珂精益物流管理创新工作室”,面向公司物流条线工作打造精益物流平台,使得保障市场时间从3-4天下降为1-2天,工业运输成本下降20%,准时到达率100%。

为了推进创新,公司颁布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创新工作室奖励办法等激励制度举措,给予团队或个人奖励,同时在待遇、荣誉申报上给予倾斜,不断激发大家的创新激情。

不仅如此,还建立了以技术中心、新型烟草制品中心、雪茄技术中心为核心,创新工作室、QC小组、六西格玛项目组和精微改善课题组等群众性创新团队为补充的创新体系,其中创新工作室共计38个,包括国家级创新工作室1个,省级创新工作室5个。

此外,还通过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促进群众性创新活动领衔人发挥“头雁效应”,叫响“跟我干、向我看”的口号,一件一件抓推进,一项一项抓落实,在四川中烟形成了浓厚的全员创新氛围。

C

根植文化:

文化滋养品牌崛起

四川中烟在行业内率先建立以文化宣讲、消费引导为主要手段的推广传播体系,用文化滋养品牌。

2017年建成的中国雪茄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集展示、收藏、研究、交流为一体的中国雪茄文化综合性主题博物馆。

2018年,中国雪茄博物馆荣获“四川十大产业文化地标”称号。

四川中烟积极邀请经销商到中国雪茄博物馆体验产业发展的历史、文化,并亲临生产制造一线,切身感受优质的原料、精良的工艺。

同时,大力开展“浩月长春”四大国手全国巡展等活动,在全国重点城市、专业终端开展文化宣讲。

历经百年发展,四川中烟品牌历久弥香,更以振兴产业为使命,踏上了探索品牌发展之路的新征程。

按照四川中烟“千亿产业”的部署,立足更高定位,制定了分三步走并在未来10年内建成雪茄百亿产业的发展规划——

第一步,在2019年实现税利过10亿元,利润突破3亿元。该目标已提前全面完成。

第二步,用3-5年实现销售收入过50亿元,税利达30亿元,利润7亿元。

第三步,用6-10年时间实现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税利过50亿元,利润15亿元以上,跻身世界一流企业行列。

未来,四川中烟将继续秉承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推动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新闻推荐

什邡将组建“中式雪茄原料开发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经济日报德阳讯(胡虹雯记者童登俊)近日,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学华带领省科技厅调研组,赴什邡就厅市共建“中式雪茄...

什邡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什邡,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四川中烟 书写高质量发展不断代的答卷)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