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栋楼、每条路都以“德”命名,村在林中、楼在树中,路宽村净。 4月21日,走进乐陵市市中街道马桥村,处处感受到文明气息。
近几年,马桥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今年3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授予全国文明村称号。
加快经济发展
“抓精神文明就是抓经济、抓发展。”马桥村“两委”班子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这个村原有耕地440亩,目前已全部流转给中苑苗木花卉基地。如此一来,不再种地的村民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又能在苗木基地打工,每月可增加收入2000元左右。
“掌握技能的青壮劳力多数外出打工了,留在家中的多是老幼和妇女。留守在家的妇女除了在苗木花卉基地打工之外,还负责村里绿化植被的日常维护,这样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一些收入。 ”马桥村党支部书记马治学介绍,为壮大集体经济,马桥村引进了总投资1.66亿元的思诚医药耗材项目,投产后不仅可以增强经济实力,更对社区居民就业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村里的中青年实现100%就业,全村年人均纯收入10000多元。 ”
加强教育引导
围绕创建文明村主题,马桥村通过漫画、宣传标语打造了5000多平方米的文化涂鸦墙,同时开展文化讲堂、道德文化进万家等创建活动,动员群众做文明居民。
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对群众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全村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以文明和谐为目标,马桥村广泛开展 “孝德之家”“仁德之家”“爱德之家”和“诚德之家”评选活动,每年还通过举办“雅舍大赛”,提高村民文明意识,让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载体。
“要说如今的小日子,不仅吃得好住得好,就连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农民,也开始争当文明人了。 ”去年,村民王胜芹家被授予“孝德之家”牌匾,另有3户村民分别被授予“仁德之家”“爱德之家”和“诚德之家”牌匾。 56岁的村民谢玉柱说:“今年咱也要争取得块匾,成为文明之家。 ”
“通过各类创建活动,激发了全村广大党员群众热爱家乡、创建文明的热情,也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不仅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还需要努力探索和创新活动载体,吸引和动员群众广泛参与,营造文明的氛围。 ”马桥村村委会主任赵荣海如是说。
倡导崇德风尚
“大家都喜欢聚在广场上锻炼身体,聊聊今年出台的新政策,晒晒自己的幸福生活。 ”在花团锦簇的明德健身广场,对于村里精神风貌的变化,村民孙海军深有感触。
而在广场的不远处,就是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综合楼——崇德楼,楼内设有便民服务大厅、居民纠纷调解室、农家书屋、多功能活动室、道德讲堂、电子阅览室等,同时设有社保、计生、党建、司法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多个服务窗口,村民不出村,便可办理相关业务。
“我们平均一到两周举办一次道德讲座,讲述身边的模范事例。文体活动室经常组织文体汇演,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道德评议室里,居民代表定期推先进、评模范。 ”马治学介绍。□本报记者 李根 本报通讯员 李玉胜 贾鹏
新闻推荐
打造宣传文化高地助力幸福乐陵建设,打造宣传文化高地助力幸福乐陵建设
□中共乐陵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霍丽敏20年来,乐陵始终以“打造区域宣传文化高地”为奋斗目标,抓硬件,促软件,抓重点,求特色,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宣传文化事业,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
乐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陵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