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闻 夏津新闻 平原新闻 齐河新闻 临邑新闻 庆云新闻 宁津新闻 禹城新闻 乐陵新闻 武城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德州市 > 宁津新闻 > 正文

从建筑小工到知名画家,从建筑小工到知名画家

来源:德州日报 2011-04-22 17:48   https://www.yybnet.net/

■他是一位画家,却因为策划、组织艺术活动被业界熟知。

■他是一名策划者,却始终将艺术作为个人追求的终极目标。

■他就是青年画家宋秉昀,现任北京首美画院常务副院长。

一管羊毛做成的画笔,涂抹出一个农村娃心中的五彩梦

1973年,宋秉昀出生在宁津县刘营伍乡宋庄村一个 “不同寻常”的农民家庭——与村子里的很多人家相比,这个家多了那么一丝“文化味儿”。

宋秉昀的爷爷,读过10年私塾,有着很深的文化积累;更加他的曾祖父,曾经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做过生意,到宋秉昀懂事的时候,家里仍然有不少古色古香的家具、不知哪朝哪代的瓷器。那个年代,没有电视没有网络,观察瓷器上面栩栩如生的山水、人物和花鸟图案,就成了四五岁的小秉昀最喜欢做的事情。看得多了,小秉昀萌生了临摹的冲动。没有画笔,他就抓住自己家的羊,剪下羊毛捆到高粱杆上做画笔;没有宣纸,就用农村常见的、粗糙的草纸代替;没有颜料,秉昀就问奶奶要染布用的颜料,红色、绿色、青色,单调的青、蓝颜色竟然恰好和瓷器上的图案色彩一致。

他最初的艺术道路,就在这种自发的、懵懂的探索中开始了。幸运的是,秉昀的邻居宋振杰先生,也喜欢画画,时不时地指点一下小秉昀,还经常给他几管毛笔、几刀宣纸,无意中成为秉昀先生的第一个启蒙老师。

画画的日子是快乐的,但在当时封闭的农村,随着宋秉昀年龄的增长,画画在村民们看来成了他不务正业的表现。还好,他的姑姑是山东中医学院的大学生,在别人的反对声中一直鼓励他,每次回家都给他带来画画用的纸和颜料,使他一直保持着对画画的热情。

偶然一次北京之行,促成了一个青年的人生转折

1989年,16岁的宋秉昀没能考上高中,按照农村的习惯,不上学就要干活养家,身材瘦小的他到建筑工地当上了一名小工。搬砖、和泥、推小车,一天下来,宋秉昀的手上就起满了水泡。看着自己满手的水泡,忍受着全身刺骨的酸痛,再想想一天仅仅4元的工钱,宋秉昀心里坚定了一个想法:自己要读书,不读书就没有出路。通过不懈努力,他认识了当时宁津县文化馆的美术老师张东洲先生,开始系统学习绘画知识,同年进修山东艺术学院,1995年毕业于山东轻工业学院装潢设计专业。

大学毕业后,宋秉昀到山东青年报做了一名美术编辑。一心要成为画家的他,很快发现这个工作距离自己心中的艺术梦想太远了。199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宋秉昀去北京开了一次会,短短的几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首都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气息,大胆地做出了一个影响自己一生的决定:从当时在别人看来待遇优厚的报社辞职,孤身一人独闯北京,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北漂”之一。

在北京的生活,远比想像中要艰难的多。初到北京,宋秉昀靠在画廊给人临摹油画为生:临摹一张,便宜的5元,贵的也不过10元。虽然天天接触梵高、塞尚、毕加索、莫奈等大师的作品,也锻炼了自己在色彩运用、构图等方面的技能,但回到自己租住的潮湿闷热的地下室,吃着难以下咽的方便面,宋秉昀觉得自己正在离艺术越来越远:肚子都吃不饱,连买纸墨的钱都没有,还怎么追求艺术?

彷徨中的宋秉昀,在等待着人生的另一次转折。

小笔会接触大画家,拜师启功让梦想照进现实

机缘巧合,正当宋秉昀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感觉前途一片渺茫的时候, 1997年底,一个朋友告诉他:启功先生、梁树年先生、张仃先生,大概十几个大师级的画家在搞笔会,有机会能够带他一起去。在那次笔会上,宋秉昀得到了和这些大师近距离接触的机会,短暂的交流使他感觉受益匪浅。笔会结束之后,宋秉昀就想,如果自己也能把他们请出来那多好啊,能够经常接触到这些大师,该是多么难得的发展机会。

说做就做。但资金首先成了宋秉昀面临的大问题,当时他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更别说到哪里去找搞笔会需要的大批资金了。万般无奈之下, 1998年初,宋秉昀回到了宁津老家,向银行贷款10万元,作为自己举办笔会的启动资金。

回到北京,宋秉昀就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笔会来,先是启功,再是秦岭雲、张仃,通过一次次举办笔会,宋秉昀与这些大师级的画家、艺术家有了频繁的接触机会。“这些大师的人品、艺品都非常高,熟悉了以后对我这个二十多岁的小青年都非常关心、照顾。”宋秉昀说。与一般的笔会组织者只注重经济效益不同,宋秉昀举办笔会的初衷本来就是为了接触艺术大师,得到他们的一点指点和教诲,所以笔会间隙,他总是抓住点滴时间和大师们聊对艺术的看法,对未来美术的发展、未来书法艺术的发展趋势的见解。自己绘画中遇到什么难题,也及时向大师们请教。他把每次笔会,都当作了难得的学习机会。

时间一长,宋秉昀给大师们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那时候,宋秉昀经常接触到梁树年先生,和他交流对艺术的看法,梁先生的这幅画是什么创意,为什么用这个绘画的技法,真正想表达的意境是什么……已经八十八九岁的梁树年总是不厌其烦地详细给他讲解,宋秉昀也得到了和梁树年系统学画的机会。这期间,宋秉昀还经常接触到启功先生,从1998年开始到2004年,五六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跟着启功先生学习书画鉴定。那段时间,宋秉昀一个月能见到启功先生一两次,在北京师范大学启功先生居住的红楼里,留下了宋秉昀无数美好的回忆。宋秉昀说,老先生对自己非常好,给自己讲授书画知识非常认真,感觉比给他的研究生、博士生讲的都多。

与大师们的交往,使宋秉昀的艺术创作水平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提升。 1998年,他举办了个人美术作品展。接下来的几年里,他的书画作品先后入选 《中国书法家、美术家综合全书》、 《中国美术家》、《中国近现代书画选集》,并在多家美术刊物上发表,多件作品被海内外人士收藏。

艺术策划展露超人才华,攻读EMBA提升自身管理素质

在举办笔会的过程中,宋秉昀逐渐积累起了丰富的艺术活动策划经验。 2003年5月,他成功组织的启功先生书画作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顺利展出,展览展出了200多幅启功先生的精品书画作品,成为当年国家博物馆最著名的书画作品展览活动之一。宋秉昀在艺术活动策划方面一炮打响。

同年,宋秉昀策划、组织出版了 《中国书画艺术家作品邮票珍藏》国画版、书法版。之后的几年里,他先后组织出版了两届《中国国画名家作品邮票精品选集》山水卷、人物卷、花鸟卷;《中国高等艺术学院院长美术作品邮票精品典藏》等,得到了书画家、诸多专业人士的好评和艺术界的认可。

宋秉昀的事业,由最初经营十几个平方米的小画室起步,现在成为首美画院的常务副院长。随着事业的发展,宋秉昀逐渐认识到自身管理素质的不足,他攻读了武汉理工大学高级管理EMBA工商管理硕士。当记者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一个画家、一个艺术家,却耗费精力去读 EMBA时,宋秉昀回答,艺术不是空中楼阁,艺术家更不能做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只有深入现实、了解现实,也有可能创作出符合现实却又高于现实的艺术作品。尤其是在商业氛围越来越浓的现代社会,艺术家必须懂经营、懂管理,因为艺术品也需要推介,需要靠经营来体现艺术的价值,像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北京画院院长、手下那么多著名画家,都是有管理之道的。

这就是北京首美画院常务副院长宋秉韵先生的思维导向和行为取向,平实、积极、向上。

宋秉昀先生艺术简历

宋秉昀 曾用名宋友林,字秀良,号双清斋主,别署普心斋主。 1973年生于山东宁津县。大专美术专业。武汉理工大学高级管理EMBA工商管理硕士。 1997年始在北京从事美术组织、策划、创作和研究工作。 1998年举办了个人美术作品展,并出版个人画集《秉昀中国山水画经典》。2000年获得文化部颁发的ISC2000艺术品价值评审证书。其书画作品入选《中国书法家、美术家综合全书》、《中国美术家》、《中国近现代书画选集》,并在多家美术刊物上发表,其多件作品被海内外人士收藏。

2002年,成功组织并出席了“中日友好水墨画展—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周年”;2003年5月,组织、策划启功先生书画作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2007、2008年举办了两届“当代中国书画艺术家作品展” ;2009年5月,《盛世花开》作为礼品赠送给“第二届中国和谐城市论坛”委员会;2009年5月在深圳罗湖画院举办了“缤纷五月—罗湖画院中国画展”。

2003—2008年先后组织、策划、编辑并通过国家邮政部门印制了《中国书画艺术家作品邮票珍藏》—国画版、书法版;两届《中国国画名家作品邮票精品选集》—山水卷﹑人物卷﹑花鸟卷;《中国高等艺术学院院长美术作品邮票精品典藏》;《中国著名画院院长美术作品邮票珍藏版》;首届《中国当代著名油画家作品邮票精品典藏》,得到了著名书画家、诸多专业人士的好评和艺术界的认可。

宋秉昀先生现任北京首美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艺术委员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宋秉昀先生不仅是一位艺术策划者、组织者,更是一位极具个性的优秀山水画家。其画作宗宋人画意,深受董源、巨然、李成、范宽、郭熙、李唐等大师的影响,精心研读和揣摩诸先贤“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的创作方法,使其笔下的画作透露出画家对大自然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寄情于山水间,把自己的情思融洽于云烟风物之中,不自觉中令观者被画卷浓烈的飘然洒落之气、苍茫悠远之感所吸引。□本报记者 尹滨 梁希东

新闻推荐

宁津查扣25箱商标侵权牛奶饮品,宁津查扣25箱商标侵权牛奶饮品

宁津讯 (陈晓红 黄亮)日前,宁津县工商局接群众举报,称县城内某超市出售假牛奶。经检查发现,该超市的仓库内存放25箱 “初元”牛奶饮品礼盒,经营者提供不出任何相关手续。初步调查核实:这些礼盒是一流动...

宁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津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从建筑小工到知名画家,从建筑小工到知名画家)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