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可在宁津县保店镇红庙李村,偏有这样一个“不为民做主”的村官。在他带领下,该村连续21年无治安案件和群众上访,连续20年无早婚早育和违法生育,连续14年无计划外怀孕,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计生协会工作先进单位、首批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等20多项荣誉称号。他就是红庙李村党支部书记、计生协会名誉会长张国华。
克服“第一难”
计划生育工作被称为“天下第一难”,这在多年前的红庙李村也不例外,村干部也曾经像警察抓小偷似的对超生对象“围追堵截”,但收效甚微,而且干群关系也一度十分紧张。
1989年,张国华临危受命,当上村党支部书记。他的“第一把火”从计划生育工作烧起来。他认为,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得走群众路线,让多数人做少数人的工作,让群众自己的家自己当,自己的事自己办。 1996年,村里成立了计生协会,协会理事、会员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相互监督,在计划生育中唱主角,当骨干,唤起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计划生育不难了。
为从根本上解除群众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后顾之忧,张国华组织群众讨论制定了本村的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如对落实长效结扎手术的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给予2000元奖励,独生子女考上大学的给予2000元奖励等等。在红庙李村,凡是独女户、双女户的婚礼,张国华都带领两委班子成员到场祝贺,对男到女家落户的,由张国华亲自为其主持婚礼,切实改变了养儿防老的旧风俗。
决策讲民主
2010年10月,县里引进一个育苗基地项目,需要集中流转一部分土地,每亩地每年给予1000元流转金。县林业局相中村班子坚强、群众基础好的红庙李村。 “好事办好,得先征求群众的意见。”张国华就让村协会组织召开了群众代表大会,让愿意流转土地的群众报名。本来计划300亩面积,一下报了500多。虽大部分愿意流转土地,但划定地块内也有不同意的。村民朱运德不愿意流转土地,村协会就协调愿意流转土地的李书增、李卫国二人的土地跟他交换,大家都很满意。
办事重民意
1998年,红庙李村打算调整村里的街道,改变村内“土路十八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落后局面。但牵扯到房屋拆迁,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怎么办?张国华说还是那句话:“要把好事办好。虽然说是集体商量决定的事儿,但有一家不同意咱也不拆,我要让群众自愿配合村里把街道调整好。 ”
村民朱春德新修的南房和门楼,还没新鲜够呢,不要说动手拆迁,村干部一丈量都气不打一处来。张国华耐心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朱春德的后邻居朱俊德把老宅基让给他,东邻居朱立国也让出一间房宽度。感动得朱春德老父亲热泪直流:“大伙为俺的事都能做出牺牲,俺再不配合村里的工作还算个啥? ”在张国华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原来原来的泥土路变成了现如今两横两纵,四通八达的柏油路。 王猛 郭玉英 徐丽娜
新闻推荐
8月11日,宁津县在城关镇魏家社区举办农机推广会。近日,该县庆丰农业机械制造公司研发的多功能小型玉米联合收割机,不但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还列入国家补贴名录,该机型可一次性完成玉米收割、秸秆切碎等...
宁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津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