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时立军 通讯员 王建涛
帮扶干部人人有份一览表
近日,刚刚拿到5万元小额贷款的杜集镇王三志村村民王庆华喜上眉梢:“多亏了镇上银主任,帮我申请了巾帼创业小额贷款,不但解决了我养殖资金困难,还节省不少的利息,这下,我的养猪场规模又能扩大了。 ”
王庆华所说的银主任是该镇党政办主任银龙。记者在镇政府跟银龙说起这件事,他为我们拿出一份关于王三志村的统计表,只见该村的经济发展状况、适合发展什么产业,困难群众的家庭状况、帮扶需要等情况,在这张表格上一览无余。 “这是我们镇为做好 ‘三双惠民\’活动,每个帮扶干部都要通过进村调查,填写的一张村情一览表。 ”银龙说,“有了这个表,在帮扶过程中就能有的放矢开展工作了。 ”杜集镇在开展“三双惠民”活动中,70多名党政干部对口帮扶全镇109村,而他们进村帮扶的第一件事就是实地调研走访,如实填写“村情一览表”,表上涵盖村内人口、耕地、主导产业等基本情况以及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贫困家庭等弱势群体详细情况。 “‘村情一览表\’让帮扶干部真正掌握了村情、民情,能够因地制宜的制定帮扶措施,在推动落实上也做到了有据有序。 ”镇党委书记王学林介绍说。
村情摸得准,救灾效率高
由于村情摸得准,在今年 8月的防汛救灾过程中,该镇70多名镇干部行动迅速,第一时间掌握灾情、排除险情,355名危房住户安全转移无遗漏、大灾大难无伤亡。该镇洼陈村作为一个蔬菜生产专业村,在灾害发生时,全村 230多个蔬菜大棚均出现墙体脱落、坍塌现象。该村帮扶干部姚万军会同村干部梳理灾情,制定救灾措施,转移人员、挖沟排水、架线通电,仅用两天时间,转移安置人员12名,排除安全隐患22处,维修加固大棚180多个,挽回经济损失45万元。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杜集镇在“三双惠民”过程中,除了扶弱助残,更注重帮助村民加快发展。该镇张端村从中就获益匪浅。该村群众素有养鸭子的习惯,但受困于资金、技术、销路等,一直没有大的发展。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学东通过一个在六和集团从事饲料营销的同学,积极联系滨州六和隆达养殖有限公司,帮助村里建起了20个养鸭大棚。六合公司提供鸭苗、饲料、技术、防疫等,回收成品鸭。一个棚存栏1万只鸭子,40天出栏一茬,一年可以出4茬,每只净赚1.5元,每年收入可达6万元。 “摸清村里经济发展状况,帮助村民寻找适合发展的产业,是我们进村帮扶的一个重点,只有让老百姓的日子富起来,才达到我们进村帮扶的要求。 ”马学东说。
有了“村情一览表”,大事小事一目了然,轻重缓急一看便知,今年以来该镇通过“村情一览表”采取针对性帮扶,新发展木器加工户60多个,新建高标准养殖小区7个,发展苗木生产专业村2个,并为20多个困难家庭申办了低保,16名残疾人实现了家中就业。
新闻推荐
张大庄镇:告别“苦水区”用上黄河水,张大庄镇:告别“苦水区”用上黄河水
以前处于苦水区的张大庄镇,现在将黄河水引到主渠道,渗透到如“毛细血管”一般的田间沟渠,送入千家万户,并将于明年上半年实现无缝覆盖。□记者 李晓东 李文成 孟娟“俺们村的沟渠多年淤积、有的...
宁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