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宋立忠)10月5日至6日,首届“中华蟋蟀文化城杯”全国蟋蟀邀请赛在宁津县柴胡店镇中华蟋蟀文化城举行,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12支代表队的100多名队员带着他们的蟋蟀参加了这次比赛。经过两天的激战,中国蟋蟀网队获得冠军、山东临清队获得亚军、南京队获得季军。
此次比赛,由中国民协蟋蟀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蟋蟀网、中华蟋蟀文化城承办。比赛邀请了中国民协蟋蟀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唐荔女士和国际直翅目昆虫学会主席玛利亚女士参加。
据悉,为了更好地保护蟋蟀资源,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蟋蟀文化,倡导绿色、高雅的斗蟋文化氛围,本次比赛实行全程电子监控,为纯绿色、健康、娱乐型的友谊比赛。在比赛中获优胜的队伍不会发放巨额奖金,而是授予名誉奖状和蟋蟀文化作品、纪念品等。
除此之外,本次比赛还安排了蟋蟀拳表演、蟋蟀罐与蟋蟀标本等蟋蟀文化作品展等项目。
“宁津蟋蟀真厉害”
“只见红牙青的大牙一口钳住白牙青的下颚使劲往前侧面甩去,白牙青也不示弱,钳住了红牙青的触须,两只蟋蟀你来我往几个回合下来,红牙青发力一口,白牙青逃到一边,这边红牙青高声鸣叫,比赛结果,中国蟋蟀网队获胜。 ”来自上海的斗蟋裁判黄马解说道。 “而这只红牙青就是出自宁津柴胡店尤集的蟋蟀。 ”
10月5日,宁津县柴胡店镇尤集中华蟋蟀文化城斗蟋大厅热闹非凡,来自五湖四海的蟋蟀爱好者齐聚一堂,相互切磋、交流。
这次代表苏州参赛的苏州蟋蟀文化俱乐部会长张金良说:“从上世纪90年代初我就来宁津收购蟋蟀,20多年来,宁津蟋蟀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这次我们带来60只最好的蟋蟀参赛,第一天比赛最为残酷,12支代表队就要淘汰 8支,参加这样的赛事就是提高我们的知名度。 ”
这次高规格的赛事更是吸引了当地及周边上千名蟋蟀爱好者,为“两节”长假增添了别样的情趣。家住李帅村的杨秀林高兴地说:“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看到宁津举办这么大规模的斗蟋比赛,还是在咱家门口,真是开眼了。 ”
此次比赛经过两天的激战,从循环赛到半决赛再到决赛,最后中国蟋蟀网队获得了冠军,山东临清队获得亚军,南京队获得季军。
第一次参赛就获得亚军的临清队领队肖重阳说:“宁津蟋蟀真厉害!这次能和宁津蟋蟀一决高下,真是我们的幸运。这次比赛我们学到好多东西,尽管最后以4:0输给宁津蟋蟀,但输得口服心服。 ”
宁津县被誉为 “中华蟋蟀第一县”,而柴胡店镇尤集社区,自古以来就是全国优质蟋蟀核心产地。此地土壤为黄河冲击而成,澄浆胶泥,板结黏韧,燥湿得宜,蟋蟀在此土中筑巢,练就牙齿锋利,脚力异常,所以柴胡店蟋蟀头圆须长,胸宽体壮,牙齿锋利,骁勇善斗,经常在比赛中获得优胜。
据主办方介绍,前些年的蟋蟀交易地点多为原来的集市和公路两侧的树阴下,严重影响交通。这几年,柴胡店镇通过投资1.8亿元建成中华蟋蟀文化城,完善了配套设施,改善了吃、住、行等条件,提升了服务档次和水平,传承弘扬了蟋蟀文化,把蟋蟀爱好者留在柴胡店。
□孙久生 宋立忠 时立军
新闻推荐
德州市把加快敬老院改扩建、做好五保供养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敬老院建设和五保供养工作新路子——10月18日,记者在宁津县杜集镇敬老院看到,室内生活设施完善、环境整洁有...
宁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