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08年8月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庆云县委宣传部,分配到新闻科工作的,从此开始了跟随《德州日报》一路艰辛、一路欢歌、一路成长的岁月,现已经有5个年头了。5年来,我每天的工作生活都围绕着这样一份报纸展开,不经意间,她成为我无言的恩师、挚友、爱人,一日不见便坐立不安、不思茶饭。
其实,在没有进入宣传部之前,我对报纸特别是党报党刊关注的并不是很多。当真正从事这个行业,仔细审视她的时候,我发现了她卓尔不群的品格。作为市委机关报,《德州日报》在发出党的权威声音的同时,坚守着自己新闻媒体的风格。从行文语言上,《德州日报》更加注重稿件新闻性、标题新颖性;从报道领域上,《德州日报》尽量将单纯的工作宣传扩张开去,更多地关注民生和社会热点问题,潜移默化地引导社会舆论,推动各类复杂问题的解决,形成了一种党报党刊与纯新闻媒体巧妙融合的独特办报风格。
从事这项工作不久,随着一个个小豆腐块陆续在《德州日报》上刊发,对她的感情也越来越深。2009年夏天,我被单位派去报社学习,进而认识了一大批我久仰大名、对我影响至深的编辑记者。学习期间,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报纸是怎样从一篇篇独立的稿件组合成一份具有鲜活生命力、散发着沁人墨香的报纸的。记者们写稿的选题、立意和遣词造句,编辑老师们对稿件地润色加工,对版面设计的精益求精,让我看到了《德州日报》辉煌成绩背后是各位老师们地辛苦付出。我在编辑部主要干一些校版的工作,虽然这项工作看上去比较枯燥,但却能学到很多东西。校版过程中,不但能深研每个稿件的行文安排,而且能从整体上了解各个版面的独特风格,摸清版面稿件的需求,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写稿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能更多地汲取营养,在报社学习的一个月里,我每天都是白班、夜班连轴盯,虽然辛苦却觉得十分值得。学习期间,我和很多编辑记者老师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以后的工作中他们都对我指点良多、关爱很多,使我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德州日报》即将迎来她25岁的生日,虽然我仅和她共同走过了5年的时间,但和她的交集故事一直就没有真正厘清过,她让我有了阅读的渴望,渴望读到更加优美的文章,也多亏了这份渴望,总使我大受裨益。更加令人欣喜的是,现在的《德州日报》正变得更加强大,科学的扩版、改版让她随着时代进步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同时还衍生出《德州晚报》、《德周刊》、德州新闻网等,成为德州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真诚地为《德州日报》25周年喝彩,唯愿她越办越活、越办越新、越办越好!
□孙艳东
新闻推荐
尚堂镇——
庆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庆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