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近年来,庆云县中丁中学在师生“双自主”教学模式的带动下,教师快速成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双自主”教学模式,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改变了过去“老师讲、学生记”的沉闷压抑,课堂活力不断被激发,中丁中学教学改革谱写了新的篇章。
庆云县中丁中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新推出了“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双自主”教学模式,一路走来,丰硕的成果使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展现出迷人的魅力。
创新模式,激发课堂活力
在中丁中学,各项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小组成为学校管理的细胞,让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小组成员各司其责,事事有人担,人人有事干。
课堂是教学活动最重要的载体,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学校针对教师提出“三没三不”原则,即没有学生的认真自学,不新授;没有学生的充分独立思考,不交流;没有发现学生学习的思维障碍,不讲解。
课堂上,要求学生“三学会三养成”,即学会主动自学,养成利用课本和手头资料完成预习的习惯;学会独立思考,养成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学会交流与合作,养成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倾听老师和同学意见、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
科学评价,深挖教师潜能
高效的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中丁中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深挖教师潜能。
在中丁中学,“天天公开课、人人公开课”已成为教学工作的常态。公开课突出“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注重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引导他们深入探讨课堂教学规律,钻研教材教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做到使学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人人都能上公开课,天天都听公开课的良好氛围。
除了常态化的公开课,赛课为青年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和交流学习的平台,使教师的备课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指导能力、创新能力在赛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骨干教师示范课,则以老教师为主要力量,进一步推进“双自主”教学改革,为青年教师树立榜样,帮助他们提高专业水平,达到“以老带新、以优促新、互学共进”的效果。
为进一步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学校制定了科学的评价体系。
一是赛课评价。各教研组结合本组的研究课题上一节高质量的课题研究实践课,内容包括课前组内会课、当堂评课、课后组内论课。活动结束后,评委们汇总交流,并围绕教师评价、教学效果、组内协作、课题目标达成等几个方面进行评选,在当月例会中进行表彰,变个人竞赛为集体“较量”,变表彰个人为表彰集体,将集体备课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教研组评价。以教研组为单位,把对个人工作的认定与对集体表现的评定联系在一起,促使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组与组之间的竞赛。将对教研组的评价作为认可或奖励个人或集体的依据,使得评价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同伴合作达标,引导各教研组齐心协力为实现集体发展而努力。
三是学生评价。实行小组“捆绑”,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让学习小组走向真正合作,让合作焕发光彩,进一步激发出学生与教师合作能量。
全员育人,引领学生发展
中丁中学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质量第一,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身体健康、人格完整、价值观主流、学习力较强”的育人标准,为每位学生配备“人生导师”,为每位学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在学校,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不仅关注学生当前发展,更要着眼于学生未来,从人生规划、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全程关注、悉心指导、因材施教,确保学生思想积极上进,身心健康阳光,学习优质高效。
多元的课程,是学生个性发展、特长发展的重要支撑。中丁中学将以国家课程为总纲,以校本课程为辅助,根据育人目标和学生成才的需要,整合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增加选修课程,提供超市化自选课程,形成多样化、有层级、可选择的校本课程体系,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
□本报记者 王倩倩 本报通讯员 王练
新闻推荐
三八节即将到来,庆云各景区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庆云县旅游市场开始升温。为满足众多市民外出旅游、踏青、游玩的愿望,庆云县旅游局将协调旅行社,针对女性旅客开展“三八节专列”和“妈妈去哪儿”旅...
庆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庆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