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警方发布的乞讨排行榜:
第一名——22岁的何某309次进综合执法工作站位居第一。他来自辽宁,文盲,脚有残疾。
第二名——88岁、来自安徽的陈老太以303次暂列第二。据警方透露,她下午与老乡打麻将,赢钱就不出来,输了就出来讨点赌资。
第三名——25岁的甘肃定西人包某,他与老婆张某一个吹笛一个卖唱,共同乞讨,但两人都是开音响假唱。
上海轨交警方近日在网上发布乞讨排行榜,其中排名第一的何姓乞丐4年被抓了309次,至今仍在地铁线内乞讨。轨交警方此举引起争议。有人认为乞丐盘踞地铁线,确实影响市容和市民的安全出行;也有人称,穷人行乞系生活所迫,何必跟他们为难。(据8月19日《楚天金报》)
上海轨交警方加大打击扰乱车厢秩序的行乞行为。徐家汇站治安派出所官方微博“轨交警花”还发布了一个乞讨排行榜。这个榜单反映的是2008年以来被抓乞丐的情况。一时间议论纷起,支持声音有之,反对声音更有之,并且后者占绝对优势地位,认为警方无情,为难穷人。笔者认为,这种事不能一概而论对错,应该区别情况分别对待。
乞讨是一种很平常的社会现象,古来有之。有很多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或者没有其他路子可走的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生存下去,但是也有职业乞丐的存在。这类职业乞丐不学无术、好吃懒做就是想通过这种不劳而获的手段去强行乞讨的,各种人们生厌的乞讨行为都是职业乞丐所为。
警方若是要打击乞丐乞讨行为,就应该是打击职业乞讨者,他们这些职业乞讨是在透支社会的善良同情,甚至还会引发偷盗抢劫等等恶行。他们在地铁内行乞,还极不安全,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并且由于地铁内的空间有限,人员又多,职业乞讨者会借助一些方法逼得其他乘客不得不掏钱,这样不是发自内心的施舍,是一种软暴力形式的强制,侵犯了乘客的权益。
对于真的失去劳动能力正常的乞讨行为,政府也该向他们宣传文明乞讨。呼吁公众什么样的乞讨行为,才给予施舍,什么样的行为坚决捂紧自己的荷包,这样上下一心,乞讨恶行肯定会少了很多。
对于还有劳动能力的乞讨人员,政府提供一些低技术要求的工作岗位,体力活为主的能够适合他们干,相信也会分流掉一部分乞讨人员,让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去吃饭。如此一来,乞讨人员的数量必定大为下降,那么公众也能给出容忍的空间让他们以乞讨方式生存。这比起只是一禁了之一赶了之,弄个乞讨排行榜羞辱,要治标又治本的多。
治国是一项劳心又劳力的长期工程,公权力的介入特别是对于相对弱势的阶层尤其要谨慎,前期工作要做好,后面的配套政策要跟上。简单粗暴是大忌,靠羞辱、靠歧视,离文明、离人性执法就太远啦。
新闻推荐
近日,席卷陇原三个多月的“效能风暴”行动初见成效,甘肃省通过组织明察暗访组,集中对80个省直部门和窗口单位的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等情况进行暗访,发现各类问题68个。省效能...
定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定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