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八方的爱心捐款涌来,如何妥善处理这笔捐款却成了难题。3月6日,广饶街道民政办公室以云婷父亲的名字为云婷开设了一个专门账户,这笔钱的去处将由民政办公室、前燕村村委会等共同监督。(见3月7日黄河口晚刊A06版)
善款是否也需要监督?几年前这还是一个新鲜话题,今天却已经成为市民思考和热议的焦点。其中一个原因,是民间公益行动的蔚然兴起,在受助者和捐助者之间,迫切需要有一个“第三方”履行监督职能,才能保证爱心的初衷不致落空。
广饶10岁女孩吴云婷的事情也是如此。吴云婷的爷爷奶奶突然去世,父亲脑部残疾,母亲早就改嫁贵州,远远没到成人年龄的她缺少一个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监护人。得知她的经历后,云婷所在学校的师生和社会志愿者主动开展募捐活动,短短一上午时间就募得33942元。热乎乎的爱心送到了医院小云婷的病床前,新的问题却产生了:云婷目前尚没有能力支配这笔钱,善款该由谁来监管?毕竟捐出自己的每一分钱之前,人们都希望这笔钱能真正用在小云婷的成长上。
类似的疑问此前并不少见。有明星曾因为募来善款却没有公布资金去向而陷入“诈捐门”,遭遇了严重的信任危机,要靠公布明细才能为自己“洗白”;也有大病患者的亲属将余下的善款用来购置房产,甚至挥霍一空。类似消息总能掀起巨大的舆论风波,是因每一个捐出善款或热衷于公益的人,原本抱持单纯的助人善念,一旦发现善款被滥用,会感觉遭遇了心灵的泼污。郭德纲相声里说得好“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公众要求自己捐出的血汗钱得到善用符合情理。
小云婷的事情发生后,广饶市民迅速反应,尽最大努力募集捐款以帮云婷免去后顾之忧,全城的接力救助格外暖心。不过,笔者还要为一个额外的细节喝一声彩。由于未成年的云婷还没有身份证,前燕村村委会和云婷姑父主动找到广饶镇民政办公室,以云婷父亲的名字为云婷开设了一个专门账户,今后善款的每一项开支都将由广饶镇民政部门和村委会共同监督。
这笔“善款”之所以让人觉得温暖,是因前面饱含的一个“善”字。这份善,是广饶师生、志愿者和医护人员奔波联动汇聚起来的爱心洪流,是人们试图通过一双双手的关怀和托举化解灾难的无情,是生之坚强试图战胜死之残酷——— 正因为这份“善”太纯粹了,人们应该对它有所敬畏,的确需要有一个公正的“第三方”对其引导监督。这份监督的初衷不是对人性有所怀疑,而是规避人性中可能出现的另一些可能,最终是为了呵护良善的纯粹,维护公益事业的长久。长大后的云婷会明白的。 (林之微尘)
新闻推荐
距离中考越来越近了,近日,广饶县开发区花园学校举行了中考誓师大会。宣誓大会上,对学校2012年中考成绩创历史新高作了简要回顾,就当前的学习情况提出了几点要求和希望。同学们精神振奋,口号声嘹亮...
广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饶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