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饶讯说话干脆,做事利索,穿着整洁朴素,这是广饶县丁庄镇崔道村妇代会主任张海燕给人的第一印象,在村里,她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9岁女孩小益嘉的“代理家长”。几年来,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小益嘉,给了她母亲般的关爱。
2011年,小益嘉的父亲因脑溢血瘫痪,母亲又有严重的精神障碍,根本没有能力照顾她。张海燕得知这种情况以后,来到张益嘉家里。“当时是冬天,一进门就看见孩子长长的头发又脏又乱,身上穿着看不出颜色的秋衣秋裤,脚上穿着一双断了鞋带的塑料凉鞋,身旁破旧的沙发上放着一个啃了一半的凉馒头,手里提着烧水壶,踮着脚尖往暖瓶里倒开水。”张海燕回忆道,不知道是因为天冷还是壶太重,小益嘉浑身抖个不停。这种场景让人看着心酸,张海燕忍不住掉下了眼泪,她走过去,帮小益嘉倒了开水,并试着和她讲了几句话,孩子仰着脏脏的脸庞,眼睛直直的,一句话也不说。
这时张海燕才意识到,这个孩子因为平时和别人交流太少,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从那刻起,张海燕下定决心,要帮帮这个孩子。从此,张海燕就主动当起了小益嘉的“代理家长”:只要一有空,她就会去小益嘉家中帮她洗衣、做饭、梳头和她聊天,让她把心中的不快告诉自己,和她一起分担解决。张海燕在家里做了好吃的,她都会把小益嘉接到家里来和她的孩子一起分享。现在,张海燕的两个孩子也养成了习惯,家里只要有好吃的都会给小益嘉留一份。
从小益嘉升入小学后,每天晚上都会到张海燕家里和她的孩子一块做作业,张海燕自然地担当起了孩子的“辅导老师”,帮助她检查作业、签字、温习功课。之前的小益嘉每每在课堂上上课,总是呆呆地望着窗户外面,不知道在想什么,老师的提问,她也是站起来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当张海燕了解到这些以后,利用温习功课的时间她会主动让孩子回答她提出的一些问题,这样久而久之小益嘉学习的注意力开始集中,课堂上可以回答老师的问题,甚至开始主动举手要求答题。
每到秋收季节,为了不让小益嘉的父亲着急,张海燕和丈夫都会开着自家的农用车,帮他们收回玉米,再播种上小麦,平时,还为小益嘉添置学习和生活等用品。
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小益嘉对这位“代理妈妈”更加信任,也更依赖。2012年10月22日,夜里11点,天下着大雨,忙碌了一天的张海燕正要准备上床睡觉,突然手机铃声响起,低头一看电话号码,是益嘉父亲的手机号码,接通电话后,电话那边传来益嘉虚弱的声音:“张妈妈,我好难受,我好想你。”顾不得打雨伞,张海燕往小益嘉家跑去。浑身湿透的张海燕,来到小益嘉家里,才知道孩子白天在雨里玩耍,着凉发烧了,难受的她用爸爸的手机拨通了张海燕的电话。顾不得多想,张海燕给小益嘉穿好雨衣,抱起她往卫生室赶去。凌晨1点钟,小益嘉的烧退了,安静地睡着了。而此时此刻的张海燕才发现自己的身体在哆嗦,医生看着她说:“你光顾着照顾孩子了,自己也着凉发烧了,赶紧快回家换暖和衣服,我帮你打上一针。”
然而,直到小益嘉输完液,张海燕把孩子送回家,她才来到卫生室给自己打了一针。“孩子身体弱,万一不及时治疗,留下病根怎么办?我身体好,扛这一会半会不碍事,为了小益嘉那句‘张妈妈\’,俺做啥都值了。”事后张海燕告诉医生。
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2013年,张海燕带着小益嘉参加了东营市妇联“同享蓝天,共创和谐”特殊困难儿童关爱行动启动仪式”,在那里,小益嘉得到了爱心家庭鞠效贵以及其他爱心群体给予的救助金,学习用品等诸多帮助。去年,在广饶县妇联开展的“希望之星—点亮心灵之星”活动中,县妇联又为小益嘉送去了1000元特殊困难儿童救助金。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现在的小益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成绩提高了十几个名次,衣服穿得干净整洁了,也能主动和别人交流了。爱心让小益嘉找回了自信,爱心成就了张海燕一颗无悔的责任心,只因让困难的家庭生活得更加美好。
新闻推荐
□记者李广寅李明通讯员庞曼张磊报道本报东营讯9月12日,适逢周六,一年一度的中国黄河口第十二届蜜桃采摘节在垦利县举行。众多游客聚集于黄河口生态农业观光园,...
广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饶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