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庞曼张磊报道
本报东营讯9月12日,适逢周六,一年一度的中国黄河口第十二届蜜桃采摘节在垦利县举行。众多游客聚集于黄河口生态农业观光园,亲手采摘成熟的蜜桃,放松假日心情,领略“世外桃园”的秀美风光。“一家人在这里不仅可以参加吃蜜桃大赛活动,还可以观看独具特色的民俗庄户大戏,感觉真正回归到了田园。”来自垦利县城的王建民夫妇每年都会带儿子来参加采摘节活动,体验丰收的喜悦。
同一天,广饶县丁庄镇瀚海旅游有限公司的出海码头上,一大早也集合了100余名等待出海游玩的游客,准备去体验河海农家乐。瀚海旅游有限公司的马福玉介绍,丁庄镇临近渤海,众多市民对出海观光和垂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瞅准这个发展机遇,他们大力发展河海农家乐,每年的4月-11月份推出以河海观光旅游、海滩捡贝、海上垂钓、海鲜大餐等海上休闲旅游项目。目前,他们公司已经拥有3艘豪华游艇和10余艘海上休闲垂钓渔船,年可接待游客30000余人次,收入近300万元。
进入9月,黄河口自然风情推动东营迎来了全年的旅游旺季。而伴随着“金九银十”到来的,还有特色乡村旅游节庆活动。“乡村旅游符合现代人返璞归真的心态,让游客获得了不一样的休闲感受,又给老百姓带来了发展的实惠,可谓一举两得。”垦利县旅游局办公室副主任宫卫平介绍,要达到“以旅促农”的目的,如何将乡村旅游发展壮大是关键。
近年来,东营市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重点扶持和发展了一批有特色的农家乐、渔家乐旅游,组织实施旅游强县、强乡镇、特色村和农业旅游示范点战略,实现了旅游业和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
东营对全市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梳理规划,编制完成了《环城市游憩带规划》,依托环城游憩带农业产业资源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策划了农业观光游、农业体验游、民俗节庆游、特色美食游等旅游产品。在最新修编的《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中,东营市便对乡村旅游做了专题研究,突出了乡村旅游空间布局、产品类型、产业要素等相关内容。
“改厕改厨”决定了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双改”工作中,东营市发放了133万元市级奖励资金及79.8万元县级奖励资金,完成了26个村266户乡村旅游经营业户的厕所和厨房改造工作,同时创新乡村旅游经营模式,以“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实现了乡村旅游规模化发展和规范化经营,进一步提高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
通过发挥政府在整体规划、宣传、协调等方面的作用,东营市将乡村旅游规划与旅游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区域交通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以服务旅游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把握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精品项目。
目前,东营市逐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乡村旅游服务中心、食住游购娱等要素齐全的沿黄乡村旅游特色带,以及北部黄河水乡、中部林间乡村、南部民风古村三个特色片区,创建了26个省级特色村,27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57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单位,“黄河人家”乡村旅游品牌入选了全省十大乡村旅游品牌,东营市乡村旅游业正向精致化、高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2014年,东营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30.3亿元,占全市旅游总收入30.6%;接待游客501.3万人次,占全市游客量的40.3%。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姜国乐赵德鑫本报通讯员杨阳王常磊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济宁市区行政区域面积亦扩大至1534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177.5万,进入国家二类大城市行列。如何让城市管...
广饶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饶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