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联合对外发布重新修订的《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以下简称《预案》,将2012年版本中的猪粮比预警点6:1和8.5:1重新修订为5.5:1和8.5:1。据了解,这是继2009年第一次推出猪价调控预案后,修订的第三个版本。
“这玉米价格刚一降,盈亏线就开始下调。”张永峰是垦利县兴隆街道后李村的一位养猪专业户,干这行十多年的他对“猪粮比”这类字眼格外敏感。
从2014年初到2015年上半年,张永峰一直处于生猪价格跌跌不休的梦魇中,“500头的存栏量亏损了约20万元”。在他的印象里,过去四五年,猪饲料的价格每斤从1.1元左右涨到了1.6元,与此同时,生猪价格从2014年最高每斤7.5元逐步降至5.8元。
不过从今年9月份起,张永峰的眉头总算有了些舒展,作为饲料主要成分的玉米、豆粕都降了钱。他说,玉米和豆粕每吨都降了四五百元,500头的存栏量每天就要用料一吨,而这一吨的用料每天就可节省600元。
但还没等回过本来,猪粮比预警点就做出了调整。卓创资讯分析师姬光欣称,《预案》的启动条件是猪粮比连续4周低于盈亏水平线以下,而猪粮比又是生猪价格比上玉米价格,单纯的两个价格比,所以玉米价格回落,猪粮比下限自然就下调了。
“赔钱了看不见,刚挣钱就开始调控了。”在张永峰看来,近期虽然玉米价格下跌了,不过像人工劳务、养殖设备、防疫等隐性支出成本越来越高,而这些成本占到综合成本的三分之一,“现在人心惶惶,刚冒出了扩大生产的念头,现在只能先看看再说了。”
姬光欣认为,对养殖户来说,如果其他成本在涨,再加上下游屠宰企业压价的话,其实养殖利润空间也不是很大。与猪粮比相比,猪料比价平衡点为动态值,可根据饲料、人工、水电暖、药物等相关成本的变动而做出相应调整,相对来说更为科学。
新闻推荐
本报11月24日讯(记者张婧婧通讯员杨振坤陈晓辉)近日,东营市森林公安局垦利分局民警在林区巡逻时发现:垦利县某农业公司院内养殖区养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猕猴、短尾猴、小天鹅、猎隼...
垦利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垦利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