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淫京剧三十余载
10月17日,记者在东营英华园学校的社团活动课堂见到了李春清,他正被孩子们围在中间。拉着京胡,孩子们“咿咿呀呀”的唱腔回响在整个教师里,每张脸上都洋溢着动人的神采。62岁的李春清,浸淫京剧三十余载,退休后成为不少单位、学校的培训老师,致力于将京剧这门古老的艺术传播出去。他说,跟孩子们在一起,他又重新找回了童年。
受爷爷影响,李春清从小就接触到京剧。那时他最喜欢的事就是让爷爷背着,一路溜达到京剧团看演出。黑面包公、小旦秦香莲、白面的猛虎……这些让李春清兴奋,“一听到声音我就入迷。”那时李春清最喜欢看的就是《铡美案》。每次看到负心汉陈世美死在包拯铡刀之下就会更为振奋,感觉正义得到了伸张。
六岁跟随老师学京剧
李春清六岁入学,入学后小学老师便成了李春清的京剧入门人。李春清先后跟随小学、初中老师扎实地训练唱、作,开启了自己的京剧之路。那时立下的志向是,成为一名“唱戏的人”。但因父母反对只能将其作为业余爱好。走上工作岗位的李春清并未放弃京剧,反而将其作为了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那时李春清一年至少去北京两次,只为能在老舍茶馆听戏。老舍茶馆是以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命名的茶馆,这所陈设古朴典雅、京味十足的茶馆,经常有来自曲艺、戏剧等各界名流的精彩表演,可谓北京城的一张名片。这成了李春清到北京的必去之地。在这里,李春清得到了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马派”艺术创始人马连良的徒弟张学津的指点。《甘露寺》唱完,张学津评价李春清“唱功扎实”,但需多磨砺,才能唱得“老辣”。这片京剧氛围浓郁的茶馆,是李春清受益最多的地方。“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李春清说与专业人士交流,自己常有茅塞顿开之感。
言传身教让更多的人了解京剧
“京剧作为国粹,值得更多的人关注。”退休后,李春清接受了部分学校及单位的邀请,作为京剧辅导老师,将京剧教授给孩子。放弃休息时间去当一名京剧老师,这让李春清的很多朋友不理解。但李春清一直为自己的决定感到骄傲。“我教会一个孩子,就为弘扬国粹尽一份力了。现在学校有二百多名学生会唱京剧了,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不少社会找上门,李春清从未推脱过。
那个志向“唱戏”的孩子现在已经不再考虑站在舞台上,演绎龙马倥偬的豪情生涯,只是希望言传身教地、潜移默化地让更多的人了解京剧,喜欢京剧,把这门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李春清认为,这就是意义所在。
(记者 孙娟)
新闻推荐
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小学五年级三班李一鸣奶奶家养着一群鸡,里面有一只公鸡,不论是外表还是嗓音,都算得上了不起。它的鸡冠像一顶庄严的王冠,它精神抖擞,高声啼叫,声音又清脆、又响亮。大公鸡...
利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