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记者从市内几大医院了解到,受天气的影响,感冒、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高发。因此,医生提醒广大市民,要做好预防工作,谨防换季时节伤身体。
A 谨防肠胃疾病和呼吸道感染
8月25日,记者在人民医院北院看到,不少家长抱着孩子看病,其中肠胃病患儿和感冒患者居多。
今年三岁的遥遥正在等待输液。遥遥妈妈告诉记者,这几天天气突然转凉,孩子不断腹泻,食欲不振,已经输液两天了。据统计,人民医院北院和南院每日接诊肠胃病患者都在30人左右。据该院急诊科刘大夫介绍,秋季肠胃病大多数是病毒感染所致,炎夏过后,入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特别是孩子和老人的抵抗力较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
刘大夫说,还有不少患者有头痛,鼻塞,流泪等症状,这些都是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是秋季的高发病之一,如果你是这样的情况,可以口服感康、康泰克、阿司匹林等感冒药。
另外,还可用中药治疗。如果病情较重或老年体弱者,有细菌感染征象如持续高热、扁桃体肿大等,则需抗生素治疗。更有严重者出现胸闷、心慌等症,则需警惕心肌炎,及时到医院就诊。
B 秋季要注意调节饮食
王大夫说,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其中饮食保健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要内容。
立秋后,在饮食上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可以多食用苹果、葡萄、柚子、柠檬、银耳、菠菜、豆浆、蜂蜜等食物。不要暴饮暴食,要注意适量,少吃刺激食品,秋天应当少吃一些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
另外,还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一些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饮食不要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所以,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过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类的食物。
充足的睡眠也很重要,有条件的都要午睡。同时可搭配适当的汤水和粥品,这不但能清凉解暑、生津止渴,还能补养身体。
C 老人要谨防心脏病和中风
王大爷曾患有脑梗塞病史,近期突然出现右侧肢体、面部麻木,言语不清等症状,被送到人民医院救治,经医生诊断为“脑中风”。因治疗及时,现在已恢复正常生活。据人民医院心内科王竹文医师介绍,近期的气温变化幅度增大,老年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差,也是导致“中风”发病率逐渐升高的原因。
王大夫提醒老年朋友,秋季人体受冷空气刺激,常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压升高,促使血栓形成,导致中风发生,老人家尤其需要注意保暖,并且不适宜远行。经常操持家务的老年人更容易病情发作。当遇到老人心脏病患者突然发作时,家属如果掌握一定的急救常识,可对病人的抢救起到关键作用。如果患者在疾病突发的4分钟内,能够得到有效的急救措施,复苏率在50%,这4分钟被称作挽救生命的“黄金4分钟”。超过5分钟再施行心肺复苏,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可能救活。
因此,当发现心脏病患者突然丧失意识倒地时,应立即使其平卧、拍击其面颊并呼叫,若无反应且没有动脉搏动,就应立刻进行心脏复苏。
另外,心脏病人应戒烟、戒酒,避免过度兴奋、紧张,同时也要控制情绪变化,切忌出现大喜、大怒、大悲等情绪。 (记者 文章)
新闻推荐
9月1日中午12时,长达三个月的黄渤海伏季休渔期将告结束。8月28日,记者在东营红光渔港看到,休渔期停靠在岸的渔船有的在准备网具,有的则在水面上调试机器,准备在禁渔令过后出海捕捞,素爱天然鲜美海鲜的...
东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