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钻牛角尖”,人们常常把那些脑筋不开窍,爱认死理,对事物看法固执、盲目坚持而不懂变通与接受,好入死胡同,把自己逼上艰难的、危险的、痛苦的境地的人或行为称之为“钻牛角尖”。
有一则小典故:一只勤奋的蚂蚁,不小心误入了牛角。弯弯的牛角在很小的蚂蚁看来就像是一条极宽阔的隧道。他想,只要走出隧道,定会是一个富饶美丽的洞天福地,谁料,脚步下的路却越走越窄,到后来竟难以容身面临绝境。此时,蚂蚁不得不停下来认真思考,经过一番激烈的痛苦的思想斗争,它决心掉过头来,重新开始。
这一回,它由牛角尖向牛角口进发,结果他惊喜地发现,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丰美,而且走出牛角,这时候天是蓝蓝水是绿绿,心舒气爽,万物生辉,它高兴得像只快乐的小鸟,一边歌唱,一边自由奔忙。
其实,要走出牛角尖简单得只不过是变个方向,来一个转身而已。换个思维,改个方式,调个角度。一扇门打不开,可以打另一扇门或者换把钥匙。
一件衬衫丢失了几个纽子,有的人恪守着固定的思维,艰难地寻找着与原来一模一样的纽子,其实不是原有的就是最好的呀,我们为何不把眼光放开一些,选择比原来更适合衬衫的匹配、更显风采的纽子呢,而不必受一种思维模式的束缚。生活的道路很宽,活泼的思想,敏锐的直觉,才更有利于完善自我,发挥自身更大的潜力。
记得著名的心理学家李恕信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觉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公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她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愁云为之扫净,心空顿时明朗起来。老人捧着小女孩的小脸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也会遇到小女孩这样的境地,我们又为何不引导自己打开“另一扇窗户”呢?
生活的道路是崎岖不平的,我们真的不必与自己过不去,不必太较劲,当面临绝境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拿出勇气掉过头来重新开始,一条路不通,可以另辟蹊径,不要总是不撞南墙心不死,撞得头破血流。凡事把握一个尺度,只要是积极的、上进的、美好的、有利于社会的,我们就与人与事留点余地,构建和谐的生存环境。有道是“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为何不做这样的尝试呢,何必把自己逼上痛苦的绝境?
有人说过,我们无法改变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我们无法掌控别人,却可以把握自己。是的,我们何尝不能在“钻牛角尖”的时候,冷静的地思考一下,从思维方式上做一些调整,让自己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走出绝境、走出痛苦的深渊,奔向美好的未来呢?
教师点评:本文是一篇不错的议论文习作,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用小蚂蚁和李恕信讲的故事来充分证明自己的观点,选例比较新颖,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结尾部分娓娓道来,与开头相互照应,让人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较有说服力。
(指导教师:王斌)
新闻推荐
“恒丰银行杯”东营日报社首届中学生作文比赛作品选登(57)只想做个读者
垦利一中高二(17)王娜我的心开始慢慢变老,甚至还长出皱纹。荒唐!可笑!令人绝望,但却是事实。不再感动于“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种洋溢着凄美的诗句;不再为一场战争成全了两个人的“倾城之恋...
东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