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得先找对路
“只要找对路就不怕路远,所以第一得先找对路,这是创业的第一步。”徐淑华告诉记者,2002年10月份公司成立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单一的芳烃油的产销企业,“从事这一类传统行业的企业在广饶有很多,我们也没有自身的发展优势。所以从2004年起,我就在思考公司究竟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才会更好。”
萌生了这个念头之后,徐淑华就经常上网浏览,也刻意地去关注现在国内国外的经济形势,终于在2005年下定决心把企业向医药辅料方向转型,“其实我对于医药辅料行业几乎是完全陌生的,在开始决定做这个之前也考虑了很长时间,但是我知道,这个行业的前景广阔,只要能够闯进去就是一片好天地,前景一定不错。”
坚持才能走得更远
徐淑华告诉记者,在企业转型之初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阵痛期,“我们从2005年开始上医药辅料的项目,一直到2008年下半年企业才走上正轨,这期间,真的是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 徐淑华对记者讲述到,由于不懂医药辅料,刚开始从事这个行业时,自己也是很茫然,“我前后用了八个多月的时间到各个学校去学习,请专家指导,并且同他们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
在做好一系列的考察和人员引进之后,公司就开始了药用辅料产品的生产,“本来以为产品技术含量高,而且主要是国外大客户,很快就会有很好的效益,但事与愿违,我们发现客户联系的不少,但采购产品的却不多。”为了把生产出来的产品推销出去,徐淑华亲自带头跑业务,“我谈下来的第一个客户是上海宇昂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用了近四个月的时间,往上海就跑了七趟。”
由于医药辅料产品的销售渠道主要是国外,欧美一些企业来现场考察时发现企业产品的质量保障体系达不到标准,必须得进行硬件设施的改造。徐淑华说,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很多班子成员和员工就有些不理解了,“就是一个小小的卫生间的改造就在企业内部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些人就觉得花几万块钱建个洗手间不值得。”徐淑华说,“你想和什么客户打交道,就要满足什么样的客户的要求。”于是他力排众议,还是完成了公司内部硬件设施的升级改造,留住了一批重要客户。
给大学生创业支招
今年51岁的徐淑华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创业历程,说起如今大学生创业一事,徐淑华说,“大学生文化水平高,眼界也远大,这是他们创业的优势。但同时,由于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有些好高骛远,这又是他们创业的劣势。”
针对大学生创业一事,徐淑华以自己的经验做了总结,“首先得发挥自己的优势,找对行业,选对方向。再就是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干,从最简单、最基本的事儿干起。要是觉得自己的社会经验不足,可以先在社会上历练三五年,学一些社会实践经验。”“只要找对路就不怕路远。”徐淑华说,他想用这句话与创业的大学生们共勉,“先选对了路,再坚持着走下去,就一定能获得成功。”(记者 张希菲)
新闻推荐
本报讯11月23日,记者获悉,第三批零售业分等定级以单个百货店为评定对象,东营市将推出11家达标百货店,2家金鼎百货店。据了解,根据商务部的工作安排,第三批零售业分等定级以单个百货店为评定对象,以...
东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