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敬老路被誉“失能老人守护人”
2009年11月,89岁的老人尹桂芝被家人抬到敬老院时,已经不能进食,丁学义不仅接收了老人,还自费买来蛋白粉一勺一勺喂食、派护工日夜为其翻身擦洗,尹桂芝的女儿每次来探视,都惊讶母亲发生的变化——几个月后,老人能下床了,再隔几周,老人能拄着拐杖下地走路了……在丁学义和护工的照顾下,2011年,老人恢复健康,被女儿接回家赡养。
尹桂芝的入院故事在东营远近传为美谈,更多家有失能老人的子女慕名寻到这里。
爱德护老院从创立之初,迎来的多数是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失能、失智老人。吃饭、洗澡、大小便都要有人伺候,许多老人精神上也开始犯糊涂,经常有打人、骂人、掀掉饭碗的举动,这些都需要极大的爱心和耐心。但丁学义却在这项事业中寻找到了价值感,许多老人将他视为“失能老人的守护者”。
精神关爱不容忽视,努力让更多东营老人安享晚年
“老人们所面临的处境,我们有一天都可能遇到。”丁学义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四年来日夜与这些老人打交道,我们才开始更加理解老人了。许多老人并不缺钱,却缺少精神上的慰藉,我们必须用爱心给他们安慰,让他们重新找到盼头。”
丁学义还免费收留了多位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并为其送终。90多岁的老人张启萃无儿无女、老伴去世,在家中独居已经不能自理。丁学义听说后把她接到院里赡养,伺候洗衣、送饭,分文不收,老人在园中度过了快乐无忧的余生。
四年来,丁学义带领爱德护老院从一座籍籍无名、几度面临倒闭的民办养老院一路走来,成为东营市失能失智老人入住率最高的养老机构、爱老敬老的模范典型,被他和护工赡养过的老人已达400多位,其中,50多位老人在这里安然终老,多名贫困老人得到了免费照料。(记者 李晓琳 实习记者 朱怿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从东营区检察院获悉,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修改后刑诉法和刑诉规则中的相关规定,为保障人权,积极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该院首次对一刑事案件的嫌疑人的强制措施变更为取保候审。郭某于...
东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